[发明专利]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94257.5 | 申请日: | 2004-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6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 发明(设计)人: | 邱则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则有 |
| 主分类号: | B28B7/16 | 分类号: | B28B7/16;B28B7/22;B28B7/26;B28B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11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件 成型 模具 | ||
1.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包括侧模面(1)、底模面(2),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至少二块模板(3)拼合而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阴模设置有支撑架(5),加强物(14)设置在拼合部位和模板(3)的边缘。
2.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①采用薄钢板或铁皮或白铁皮或工程塑料等板材,根据模壳构件的型号、规格尺寸下料,制得侧模面(1)和底模面(2)所用模板(3);②用角钢、扁钢等加强材料将各模面加强;③确定好拼合装置(4)的安装位置后,用拼合装置(4)将形成侧模面1和底模面(2)的模板(3)连接拼合即得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5)设置于底模面的模板(3)上;或者支撑架(5)为侧模面的模板(3)上设置的支撑架;或者侧模面(1)由两块、三块、四块、六块或八块模板(3)构成;或者底模面(2)为至少一块模板(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在模板(3)的拼合部位;或者模板(3)的拼合部位在模面的转角部位;或者拼合装置(4)设置在侧模面(1)的模板(3)和底模面(2)的模板(3)之间的转角部位或者侧模面(1)的模板(3)之间的转角部位;或者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有凸形构造(6)或凹形构造(7);或者凸形构造(6)为凸条或凸块或凸杆;或者凹形构造(7)为凹槽、凹坑、凹洞、缝或者孔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削角面;或者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曲线过渡面;或者曲线过渡面为弧形过渡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为连接装置(8)或合紧装置(9)或定位装置(10)中的至少一个;或者连接装置(8)为铰链、软片、企口或榫头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连接装置(8)为合页;或者合页为插销合页;或者合紧装置(9)为螺栓、凸轮锁紧、插销、滑套、卡槽、卡套或者铁丝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定位装置(10)为定位孔、定位销、定位槽、定位台阶或者定位块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或者拼合装置(4)为活动的可拆卸的拼合装置;或者阴模的每一个侧面的侧模面(1)有至少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3),模板(3)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1)调节移动;或者阴模的底模面(2)有至少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3),模板(3)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1)调节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模面(1)或者底模面(2)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形构造(6)或凹形构造(7)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凸形构造(6)或凹形构造(7)自身或彼此相互平行或者相交或者立交设置;或者凸形构造(6)转角部位有曲线过渡;或者凹形构造(7)转角部位有曲线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模的开口处的侧模面(1)的模板(3)连接有折边模面板(12);或者模板(3)上设置有厚度限位装置(13);或者阴模的侧模面(1)的模板(3)、底模面(2)的模板(3)的外壁上设置有阴模的加强物(14);或者加强物(14)为角钢、扁铁、槽钢、钢筋或者木枋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模面(2)的模板(3)通过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1)在阴模内可上下调节移动;或者同一模板(3)上的模面为平面、折面或曲面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块模板(3)为充当模壳构件部件的一次性模板;或者阴模中的至少一块模板(3)为地模或台模;或者模板(3)上有至少一个缺口(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则有,未经邱则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42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散斑噪声减小的图像投影
- 下一篇:遮阳板组件及提供有该组件的敞开式车顶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