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腔模壳构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94251.8 | 申请日: | 2003-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3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 发明(设计)人: | 邱则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则有 |
| 主分类号: | E04G11/36 | 分类号: | E04G11/36;E04B5/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11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腔 构件 | ||
1.一种空腔模壳构件,包括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上板(1)、周围侧壁(2)、下底板(3)围合成多面体空腔模壳构件,上板(1)、周围侧壁(2)或下底板(3)的至少一种中含有增强物(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一根杆件(5),杆件(5)为后浇成型的杆件湿料浆叠合在未硬化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或下底板(3)的湿或软料浆上一起硬化而成整体,形成杆件(5)的杆模(6)未拆除,与杆件(5)形成复合杆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件(5)内含有增强物(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腔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杆件(5)内的增强物(4)与空腔模壳构件上连接处的增强物(4)拉结成一体;或者杆件(5)的一端伸出空腔模壳构件外;或者杆端还露出有增强物(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上板(1)、周围侧壁(2)或下底板(3)内的增强物(4)彼此伸入相邻的各构件的基体中相互拉结锚固;或者增强物(4)露出板(1)、周围侧壁(2)或下底板(3),增强物(4)为钢筋、纤维、无纺布、金属薄条带、有孔薄条带、包装带或编织带中的至少一种;或者钢筋增强物(4)为钢丝或钢筋网或钢丝网;或者纤维增强物(4)为纤维丝束或纤维网格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空腔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模壳构件的水平剖面或竖向剖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波纹形或圆形;或者空腔模壳构件的水平剖面或竖向剖面形状为多边形;或者多边形为弧角多边形或倒角多边形或多弧边形;或者空腔模壳构件上还设置有阴角(7)、倒角(8)、凹槽(9)、孔洞(11)或阳角(14)中的至少一种;或者阴角(7)、倒角(8)或凹槽(9)相互呈平行、正交、斜交或立交设置或相互形成网格状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空腔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模壳构件的封闭空腔内还设置有加劲肋(15)或加强筋(16)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加劲肋(15)或加强筋(16)中的至少一种露出空腔模壳构件外;或者加劲肋(15)或加强筋(16)上还有增强物(4)露出;或者加劲肋(15)或加强筋(16)与基层叠合;或者叠合后露筋状、网状增强物(4);或者杆件(5)中的增强物(4)与加劲肋(15)或加强筋(16)中的增强物(4)连结成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空腔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模壳构件的封闭空腔内设置有轻质材料(17);或者上板(1)或周围侧壁(2)中的至少一种为可拆卸的活动部件;或者空腔模壳构件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种为波纹形或者锯齿形外表面;或者空腔模壳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18);或者空腔模壳构件上设置有空腔模壳构件之间彼此连接的连接件(19)。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空腔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底板(3)伸出有挑边(20);或者挑边(20)露增强物(4);或者至少两个以上的空腔模壳构件通过挑边(20)连接成成组模壳构件;或者所述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或下底板(3)或挑边(20)的至少一种上设置有叠合层(21);或者上板(1)或周围侧壁(2)或下底板(3)的至少一种上设置有叠合层(21)。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空腔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底板(3)为水泥砂浆或聚合物砂浆制成,或者空腔模壳构件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的壁为水泥纤维制成;或者下底板(3)为砼制成,或者空腔模壳构件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的壁为水泥纤维网或水泥钢筋网或水泥钢丝网制成;或者下底板(3)为轻质砼制成,或者空腔模壳构件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的壁为砼板制成;或者下底板(3)为聚合物砼制成,或者空腔模壳构件的上板(1)或周围侧壁(2)的壁为木胶板或塑料或金属压型板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空腔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叠合层(21)为轻骨料砼层、加气砼层、水泥砂浆层、水泥纤维层、水泥钢丝网层、水泥砼层、钢筋砼层、塑料板、金属压型板或木胶板;或者上板(1)、周围侧壁(2)或者下底板(3)中的至少一种是由多层粘有胶凝材料的筋或网的增强物(4)叠合而成;或者空腔模壳构件上设置有搬运件(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则有,未经邱则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425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