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靠的负载测控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93517.7 | 申请日: | 2007-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2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孟范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2H3/00 | 分类号: | H02H3/00;H02H3/08;H02H5/10;G01R19/00;G01R19/165;G01R31/02 |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炳仁 |
| 地址: | 130033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靠 负载 测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靠的测控电路系统。
背景技术
各种测控电路已经被广泛使用,其中断路器仅具有过流、短路保护功能,在出现过流或短路时能断开电源和输出故障信号,但在负载电流正常时不能给出相应的信号,当电路断线时无法检测。普通电流一开关量便送器只具有单一的检测负载电流的下限或上限功能。经查阅有关资料尚未发现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记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检测负载的短路(含过流)、工作正常和断线三种状态,同时对负载提供短路(含过流)保护功能,可提高测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一种可靠的测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靠的测控系统,包括断路器、接触器、隔离电路模块、负载、接口电路、计算机组成,在断路器内装有故障信号模块。
各部分的连接关系:断路器与接触器相连,接触器的线圈与接口电路的输出相连,接触器的输出分别和负载、隔离电路模块的输入相连,隔离电路模块的输出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与接口电路的输入、断路器的故障信号输出相连。
当计算机发出驱动信号后,负载得电工作,检测断路器和隔离电路模块送来的信号,这两种信号均为开关量,当检测到断路器有信号送来时,判断负载短路或过流;当检测到隔离电路模3有信号送来时,判断负载工作正常;当没有检测到任何信号时,判断电路处于断线状态。这样即可检测电路负载的短路(过流)、正常和断线三种工作状态。
本发明的优点是对负载提供了电流上限的保护。能提高测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准确测量负载的短路(含过流)、工作正常和断线三种状态。本发明简单实用,成本低廉,应用广泛,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断路器1、接触器2、隔离电路模块3、负载4、接口电路5、计算机6、故障信号模块7。
附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2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测控电路中,断路器1可以是装有故障信号模块普通单相C65N-4A-2P或三相断路器GV2-M08C,接触器2可以是普通接触器LC1-D0910M5C,隔离电路模块3可以是具有能将负载电路与计算机之间进行电气隔离的并有开关量输出的单相GAAK-052-0~0.3A-01-P2或三相电路模块GAAK3-058-0~5A-01-P2,负载4可以是单相或三相负载(90S8A三相异步电动机),接口电路5可由普通接口电路PLC-RSC-24DC/21担任,计算机6可以是工控机、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QX41P或数字信号处理器中的任意一种。
断路器1与接触器2相连,接触器2的线圈与接口电路5的输出相连,接触器2的输出分别和负载4、隔离电路模块3的输入相连,隔离电路模块3的输出与计算机6相连,计算机6与接口电路5的输入、断路器1的故障信号输出相连,隔离电路模块3设置成当负载4的工作电流达到其额定电流的下限时产生输出信号。
计算机6中的QPLC-Q00JCPU发出指令至QY41P模块,QY41P模块产生驱动信号至接口电路5的1A1+端,使接口电路5中的线圈得电,其常开触点闭合,接触器2线圈得电,其三极触点吸合,电源通过断路器1和接触器2给负载4供电,负载4电流通过断路器1、接触器2、隔离电路模块3;即可测控电路的三种状态:
a、当负载4短路或过流时,故障信号模块7产生X00信号送至计算机6中的QX41模块,QX41模块再将此信号送至计算机6中的QPLC-Q00JCPU,通知计算机6负载4短路或过流;
b、当负载4工作电流达到其额定电流的下限时,隔离电路模块3输出信号X01至计算机6中的QX41模块,QX41模块将此信号送至计算机6中的QPLC-Q00JCPU,通知计算机6负载4工作正常;
c、当没有任何信号送至计算机6时,表明电路发生断线故障。
该测控系统可检测负载的短路(含过流)、工作正常和断线三种状态,同时对负载提供短路(含过流)保护功能,可提高测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35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