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板热水器水箱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91972.3 | 申请日: | 2007-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6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平;潘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禾佳阳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彬 |
| 地址: | 213114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热水器 水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热水器水箱,属于自然循环式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系统按照循环方式可以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种;按照换热方式可以分为直接换热和间接换热两种。自然循环主要靠液体的密度差为循环液体提供循环动力,强制循环主要是在循环管路中增加循环泵,靠循环泵提供循环动力。直接换热系统是将集热器通道与储水箱直接连接构成循环通道,该水箱仅有一个蓄热空腔,没有换热空腔,因此不具备抗冻功能,也就不能适用于寒冷地区使用的平板系统;间接换热系统在蓄热水箱中增加了换热空腔,通过空腔壁实现热量的输送;换热空腔与集热器通道连接形成循环通道,通道内注入具有抗冻功能的循环介质,然后通过介质将热量输送到水箱的换热空腔中,再通过空腔壁将热量输送到水箱的蓄热腔体中。自然循环间接换热式平板热水系统所采用的水箱一般为夹层式,即内胆由同心的内外两层构成,在内外层间构成换热空腔,该空腔与集热器进出口相连通,实现热量输送功能;最内一层构成蓄热空腔,热量通过最内层桶壁由换热空腔输送到蓄热空腔中;为了解决腐蚀,延长产品寿命,构成夹层的材料一般为不锈钢SUS316或采用钢板Q235焊接成桶后采用搪瓷处理。然而,采用不锈钢SUS316,产品造价非常昂贵,而且对焊接工艺要求也非常苛刻;采用Q235钢板并搪瓷处理后,在加工、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容易破环抗腐蚀层;由于工艺问题,目前搪瓷处理仅能够处理蓄热腔体,不能够解决换热腔体的腐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腐蚀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的平板热水器水箱。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板热水器水箱,包括外壳、保温层和蓄热内胆,保温层位于外壳和蓄热内胆之间,蓄热内胆上设置有伸出外壳的安全阀接口、温度盲管接口、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组成蓄热内胆的筒体内表面涂附有防腐层,蓄热内胆的底部放置一换热内胆,换热内胆上设置有伸出外壳的循环进口和循环出口。
防腐层采用聚乙烯塑料。
进一步,蓄热内胆的一端设置有法兰和法兰盖,法兰盖固定安装在法兰上,且法兰盖和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进一步,外壳上靠近法兰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维修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在组成蓄热内胆的筒体内表面涂附有防腐层,因而提高了蓄热内胆的抗腐蚀能力,从而提高了蓄热内胆的使用寿命。
由于在蓄热内胆的一端设置了法兰和法兰盖,并在外壳上靠近法兰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维修盖,需要更换换热内胆时,只要拆下维修盖和法兰盖就可以很方便地取出换热内胆进行更换,无需更换整个水箱,提高了水箱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平板热水器水箱,包括外壳15、保温层5和蓄热内胆4,保温层5位于外壳15和蓄热内胆4之间,蓄热内胆4上设置有伸出外壳15的安全阀接口6、温度盲管接口7、冷水进口2和热水出口8,组成蓄热内胆4的筒体16内表面涂附有防腐层17,蓄热内胆4的底部放置一换热内胆1,换热内胆1上设置有伸出外壳15的循环进口12和循环出口3。防腐层17采用聚乙烯塑料制成,最好是采用无毒的感性聚乙烯塑料制成,其厚度为3mm左右。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种类的防腐材料。防腐层通过高温涂附的方法均匀地涂附在筒体16的内表面。由于聚乙烯塑料有极高的抗酸抗碱腐蚀性能,因此采用此工艺处理的蓄热内胆4具有极高的耐腐蚀能力。
蓄热内胆4的桶体16采用廉价的冷轧钢板Q235焊接而成,其主要作用为承载蓄热水箱4内自来水压。
换热内胆1采用抗腐蚀能力强的不锈钢SUS316L焊接而成,该材料与不锈钢SUS304相比较,具有适合厚板焊接,抗腐蚀能力强的特点。
蓄热内胆4的一端设置有法兰9和法兰盖11,法兰盖11通过压紧螺钉13固定安装在法兰9上,且法兰盖11和法兰9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0。通过压紧螺钉13可以压紧密封垫10,提高密封垫10的密封效果。
外壳15上靠近法兰盖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维修盖14。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禾佳阳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禾佳阳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19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