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发电机组的调节控制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1679.7 | 申请日: | 200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6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朱以人;吴纯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南极风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7/02 | 分类号: | F03D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机组 调节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机组的调节控制方法,尤其是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调节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先进的控制技术应用到风电领域,并网运行的风力发电控制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控制方式从基本单一的定桨距失速控制向变桨距和变速恒频控制方向发展,失速调节型的优点是失速调节简单可靠,当风速变化引起的输出功率的变化只通过桨叶的被动失速调节而控制系统不作任何控制,使控制系统大为减化,其缺点是叶片重晏大(与变桨距风机叶片比较),桨叶、轮载、塔架等部件受力较大,机组的整体效率较低,变桨距调节的优点是桨叶受力较小,桨叶做的较为轻巧,桨距角可以随风速的大小而进行自动调节,因而能够尽可能多的吸收风能转化为电能,同时在高风速段保持功率平稳输出,缺点是结构比较复杂,故障率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实用性的风力发电机组的调节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调节控制方法,包括发电机组,调节器,其特征在于采用主动失速调节风力发电机组,桨叶采用失速特性,调节系统采用变桨距调节,在低风速肘,将桨叶节距调节到可获取最大功率位置,桨距角调整优化机组功率的输出。
本发明相对于已有技术具有如下进步效果:当风力机发出的功率超过额定功率后,桨叶节距主动向失速方向调节,将功率调整在额定值以下,限制机组最大功率输出,随着风速的不断变化,桨叶仅需要微调维持失速状态,制动刹车时,调节桨叶相当于气动刹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机械刹车对传动系统的冲击。
具体实施方式
在起动阶段,通过调节变桨距系统控制发电机转速,将发电机转速保持在同步转速附近,寻找最佳并网时机然后平稳并网,在额定风速以下时,主要调节发电机反力转矩使转速跟随风速变化,保持最佳叶尖速比以获得最大风能,在额定风速以上时,采用变速与桨叶节距双重调节,通过变桨距系统调节限制风力机获取能量,保证发电机功率输出的稳定性,获取良好的动态特性,而变速调节主要用来响应快速变化的风速,减轻桨距调节的频繁动作,提高传动系统的柔性。
实际中,本发明应用在风力发电中,可进行变桨距调节,提高了机同频率后并入电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南极风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南极风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1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