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飞蓟宾前体多相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91464.5 申请日: 2007-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1199510A 公开(公告)日: 2008-06-18
发明(设计)人: 余江南;徐希明;沈珠;朱源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357 分类号: A61K31/357;A61K9/127;A61K9/48;A61K47/24;A61P1/16;A61P31/14;A61P31/20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黄嘉栋
地址: 212013***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飞蓟宾前体 多相 脂质体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前体多相脂质体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水飞蓟宾前体多相脂质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飞蓟宾(Silybin,SLB)是从菊科植物水飞蓟(Silybum marianus)果实中提取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属世界公认的疗效确切的肝损伤修复药,对各种肝脏疾病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等肝病[参见:Wu J,Zern MA.Hepatic stellate cells:a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of liver fibrosis.J Gastroenterol,2000,35(9):665;Kvasnicka F.,Biba B.,Sevcik R.,et al.Analysis of the active components of silymarin.JChromatogr,2003,A990:239;Flora K,Hahn M,Rahn H,et al.Milk thisle(silybummarianum)for the therapy of live disease.Am J Gastroenterol,1998,93(13):139.]。由于SLB难溶于水,普通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较低,近期有关SLB新剂型与新制剂研究集中于提高其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如,制成卵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环糊精包合物、脂质纳米粒、纳米胶束等[参见:GiacomelliS,Gallo D,Apollonio P,et al.Silybin and its bioavailable phospholipid complex(IdBl016)potentiate in vitroand in vivo the activity of cisplatin.Life Sci,2002,70(12):1447;李凤前,胡晋红,朱全刚.水飞蓟宾固体分散体中总黄酮的测定.中草药,2002,33(1):31;李风前,胡晋红,王慧,等.PEG6000固体分散体系对难溶性药物水飞蓟素的增溶作用与晶格变化的关系.药学学报,2002,37(4):294;Lirussi F,Beccarello A,ZanetteG,et al.Silybin-beta-cyclodextri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mellitus and alcoholic liver disease.Efficacy study of a new preparation ofan anti-oxidant agent.Diabets Nutr Metab,2003,15(4):222.徐希明,李强,朱源,等.水飞蓟宾脂质纳米粒的制备与鼠体内分布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4):1912;徐希明,朱源,李强,等.水飞蓟宾纳米胶束的制备及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4):1874]。

脂质体(liposome)是一种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的超微型球状载体制剂。

构成脂质双分子层的物质主要有磷脂(卵磷脂、脑磷脂、豆磷脂)和胆固醇等。根据结构的不同,脂质体可分为单室和多室脂质体,通常小单室脂质体的粒径在0.02-0.08μm,大单室脂质体的粒径在0.1-1μm,多室脂质体的粒径在1-5μm。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诸多的优点:脂质体形成球形类脂双层结构时,分子结构中既有亲水基团又有疏水基团,因而,既能包封脂溶性药物,又能包封水溶性药物,水溶性药物包封于中间的亲水基团部分,脂溶性药物嵌于疏水基团部分;脂质体是一种定向药物载体,易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使药物富集于肝、脾等组织,有效地控制药物释放于病变部位;脂质体可延缓药物释放,降低体内消除速度,减少药物的治疗剂量,降低药物毒性;脂质体可减轻变态反应和免疫反应,本身无毒,无免疫原性,可体内降解[参见:M.Brandl.Liposomesas drug carriers:a technological approach.Biotechnology Annual Review,2001(7):59-85.JinYihua,The developosome ofnovel liposomess.J Pharm Pract,2003,2l(3):14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14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