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酯纤维高温印染剥色处理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91397.7 | 申请日: | 2007-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5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奠宇;李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D06P5/02 | 分类号: | D06P5/02;D06P5/15;D06P3/5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5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纤维 高温 印染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品的剥色处理方法,尤其是一种针对高温印染类聚酯纤维的剥色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由于强度高、回弹性好、耐磨性优良、尺寸稳定性好、抗皱性好,而广泛应用于各种纺织品及服装面料。但由于其结构紧密、疏水性强,且分子中不含明显的亲水基,难以在常温下用亲水性染料进行染色。分散染料分子量小,不含有亲水基,微溶于水,是聚酯纤维较为理想的染料。分散染料对聚酯纤维的染色一般采用热溶染色法、高温高压染色法、载体染色法等三种方法,其中以高温高压染色(即高温印染)的品质最好,其染料与纤维之间的结合力更强。但同时也为染色后瑕疵的剥色带来了其他纤维所不会遇到的更大的困难。正是由于聚酯纤维的高温高压染色比较困难,在染色时一旦发生了染色病疵,对其进行剥色回修同样也相当的困难。
聚酯纤维经分散染料染色以后,对其剥除是否可能,这首先取决于选用的剥色剂是否能分解破坏分散染料,其次是剥色条件。传统的剥色工艺中采用的还原剂或氧化剂能够分解破坏分散染料的分子结构,尤其是对偶氮类分散染料影响明显,如在分散染料的染色浴中同时加入一些还原剂(如保险粉等),便可看到分散染料会失去或减弱应有的染色能力;且以还原剂或氧化剂为主的剥色剂在有碱剂存在的情况下剥色更明显,因为分散染料对碱剂非常敏感,会因水解作用而使染料分子结构受到破坏,这种水解作用主要发生在染料分子结构中的氰基、甲酰胺基、乙酰乙氧基和偶氮基上。
但传统的剥色工艺使用还原剂或氧化剂在对聚酯纤维进行加热处理后,其剥色效果往往很差,这是因为聚酯纤维在染色过程中,分散染料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是在纤维膨化、非晶区扩大,表面结晶层松弛和缓解,甚至可能呈现暂时消失的情况下,才得以穿过纤维表面而渗入到纤维内部,以范德华力、氢键等作用与纤维分子紧密结合。染色完毕,纤维冷却,表面结晶层恢复原状。因此,在聚酯纤维并不处于膨化状态、表面结晶层也不松弛、缓解的时候作剥色处理,还原剂就不能有效地接触和分解已渗入纤维内部的分散染料分子,导致剥色的效果不明显,只能起到去除纤维表面浮色的作用。故一般常常将聚酯纤维发生染色病疵的区域改染成较深的色泽来作被动性解决。如果病疵较为严重,如色斑色块、焦油状渍、大面积的色点等,就只能改染成黑色。对于来料作指定色泽染色加工的产品,就变得更为棘手。为此,对于聚酯纤维产品的染色病疵需防患于未然,还需要对染色病疵有妥善的解决方法。显然剥色还是最能够被人所接受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聚酯纤维高温印染处理方法,它能够同时增强剥色剂对染料分子的分解作用和对聚酯纤维的膨化作用,尤其适合对聚酯纤维上的分散染料进行剥色处理。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聚酯纤维高温印染剥色处理方法,采用常规剥色工艺的加热处理设备,其特征是将有染色瑕疵的聚酯纤维用含有主剥色剂、渗透剂、膨化剂和还原剂的水溶液进行加热处理,其中各成分的含量以100质量份水作为基准,依次为聚酯纤维4-30份、主剥色剂0.1-3.0份、渗透剂0.02-3.5份、膨化剂0.1-4.0份和分散剂0.1-4.0份。
本发明聚酯纤维高温印染剥色处理方法其具体的处理步骤如下:
1)在100质量份水中加入主剥色剂0.1-3.0质量份、渗透剂0.02-3.5质量份和膨化剂0.1-4.0质量份,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并预热至30-60℃;
2)往步骤1)的所得溶液中加入有染色瑕疵的聚酯纤维料4-30质量份;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并浸泡0.5-3小时;
3)往步骤2)的所得溶液中加入分散剂0.1-4.0质量份,然后以1-10℃/min的速率升温至75-150℃,并维持所达温度直到聚酯纤维上的瑕疵完全剥除。
对于经步骤3)处理过后的聚酯纤维,一般采用常规剥色工艺中的洗涤方法进行处理,例如将其放入净洗剂浓度为1%的沸水中煮沸10分钟,然后依次用温水和冷水清洗,即可得到经良好剥色还原后的聚酯纤维。
步骤3)中提及的维持75-150℃中的某一温度直到聚酯纤维上的瑕疵完全剥除这一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经试验统计一般在0.5-1.5小时。
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步骤1)中所述的100质量份水中各成分的优选加入量为:主剥色剂0.2-2.0质量份、渗透剂0.04-2.5质量份和膨化剂0.2-2.5质量份。并且在此基础上步骤3)中分散剂的优选加入量为0.4-2.5质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13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钢轨钻孔机
- 下一篇:带有可折叠屏幕DVD播放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