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诱导催化氧化工艺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91006.1 | 申请日: | 2007-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5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 发明(设计)人: | 徐炎华;朱骏;赵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3/38 | 分类号: | B01J23/38;B01J23/70;B01J23/80;B01J23/65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 地址: | 21000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诱导 催化 氧化 工艺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诱导催化氧化工艺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过渡金属单质负载在载体上,载体和金属单质质量比为(70-99)∶(1-30),其中所述的载体为Al2O3、活性白土或硅藻土的粉末或颗粒;负载的过渡金属单质为锰、铁、铜、锌、钛、钒、铑、钯或银。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A.将载体清洗、烘干、焙烧预处理后待用;
B.将经过预处理后的载体至少用一种过渡金属类盐溶液浸渍;
C.将浸渍处理后的载体烘干、焙烧、冷却;
D.将经过步骤C处理后的载体还原活化,冷却,即得到催化氧化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载体的预处理为:先用蒸馏水清洗干净,使用体积百分浓度为1%-10%的盐酸浸泡5-24h,然后于沸水浴上水浴1-5h,后用蒸馏水清洗至中性,于50-130℃下烘干,再在300-400℃下焙烧3-5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过渡金属类盐溶液为锰、铁、铜、锌、钛、钒、铑、钯或银的硝酸盐溶液,其质量浓度为1%-30%;采用等体积浸渍的方法,浸渍次数为1-3,每次浸渍时间为12-30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烘干温度为50-110℃,烘干时间为10-24h,冷却后放入马弗炉中焙烧,焙烧升温速率为1-10℃/min,焙烧温度为500-780℃,焙烧时间为1-5h。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催化剂载体还原活化在450-680℃条件下用H2还原0.5-5h,后切换为氢氮比为1∶(2-6)的混合气流保护,冷却温度为1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10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耗氧气调保鲜冰箱
 - 下一篇:蓄电池极柱保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