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复合电化学沉积液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90888.X | 申请日: | 2007-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0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康彩荣;莫祥银;景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5D3/12 | 分类号: | C25D3/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栗仲平 |
| 地址: | 21009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复合 电化学 沉积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类,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电化学沉积液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化学沉积自发明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电化学沉积金刚石的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已被人们应用,电化学沉积金刚石磨具特别是异形件在机械加工、钻探、玻璃加工、橡胶加工、医疗器械、工艺美术品装饰等行业广为应用。目前,电镀金刚石磨具的制备方法仍然是采用常规的处理方法,传统的生产工艺,在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上,都远远满足不了用户要求,现行的电化学沉积液是采用镍铁合金或镍磷合金,目前,日本采用瓦特型镀液是一种纯镍,美国选用铜或镍磷合金,国内选用镍铁合金。现有的电化学沉积液的主要缺陷在于:功能单一,综合效能差。因此,其在工业上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电化学沉积液中加入多种功能复合组分,改善电化学沉积液的稳定性,通过特定组分的特性吸附改变电极界面双电层的结构,从而影响电化学沉积元素的电沉积和界面扩散过程,改变镀层的显微结构,提高电化学沉积层的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多功能复合电化学沉积液,以及这种多功能复合电化学沉积液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能够使用较高的电流密度而不会烧焦镀层;加强了初镀层的附着力;在镀镍过程中避免镍阳极的钝化;并增强镀层的坚韧性和耐磨性,提高镀层质量,改善电镀镍层的耐蚀性,并使镀层晶粒细小,均匀致密;所得镍层无气孔、麻点等疵病,使镀层均匀细致并具有半光亮镍的光泽,同时能提高镀件的硬度和耐磨损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完成上述发明任务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复合电化学沉积液,组成如下:以1升沉积液计,含硫酸镍100~380g、氨基磺酸镍30~50g、氯化镍30~50g、硫酸钴5~25g、氯化镧0.1~0.6g、氟化氢铵15~25g、氟化钠2~4g、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或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0.1~1.0g、萘磺酸或对甲苯磺酰胺1~3g,其余为水。
以上所述各组分的优化比例是:以1升沉积液计,含硫酸镍250~300g、氨基磺酸镍35~45g、氯化镍35~45g、硫酸钴1 5~20g、氯化镧0.3~0.5g、氟化氢铵15~20g、氟化钠3~4g、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或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0.6~0.8g、萘磺酸或对甲苯磺酰胺2~3g,其余为水。
以上所述的多功能复合电化学沉积液的使用方法,步骤为:
(1)、在备用槽中,用热去离子水溶解计量的硫酸镍、氨基磺酸镍、氯化镍、硫酸钴和氟化氢铵,各组分比例如下:
多功能复合电化学沉积液以1升溶液计,含硫酸镍100~380g、氨基磺酸镍30~50g、氯化镍30~50g、硫酸钴5~25g、氟化氢铵15~25g;其中的氟化氢铵在本步骤中只加入计量的1/2;
(2)、加热至55~60℃,加活性炭3g/L,搅拌2h,静置2h,过滤,将无炭粒的溶液转入已清洗干净的工作槽中;
(3)、搅拌下,加入其余量氟化氢铵,调pH到3.0;
(4)、在55~60℃下,用瓦楞形阴极,在0.3~0.5A/dm2下电解,直至阴极板上镀层颜色均匀一致为止。一般通电量需达4Ah/L;
(5)、加入氯化镧0.1~0.6g、氟化钠2-4g、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或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0.1~1.0g、萘磺酸或对甲苯磺酰胺1~3g,搅拌;
(6)、用5%~10%的稀硫酸调节电化学沉积液的pH值至2.0~5.5,最佳的pH值为3.5~4.5;
(7)、把电镀液加热至35~75℃,最佳恒定温度为35~45℃,放入工件,其中阴极为工件,阳极为镍金属,阴极电流密度为1~5A/dm2。
(8)、开始镀正式工件。
以上方法有以下优化方案:
1、在第(2)步骤之前增加以下步骤:
(1)-1如果所用硫酸镍、氨基磺酸镍、氯化镍等材料纯度低,则需在加活性炭之前,先加H2O21~3mL/L,搅拌半小时,加热至65℃,保持半小时,再加活性炭并继续按步骤进行。
2、所述各组分的比例是:以1升沉积液计,含硫酸镍250~300g、氨基磺酸镍35~45g、氯化镍35~45g、硫酸钴15~20g、氯化镧0.3~0.5g、氟化氢铵15~20g、氟化钠3-4g、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或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0.6~0.8g、萘磺酸或对甲苯磺酰胺2~3g,其余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08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