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HS网络增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0843.2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3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鹏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05 | 分类号: | H04B7/005;H04B1/04;H04B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1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hs 网络 增益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HS网络增益系统,属于电子工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小灵通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用户数不断增长,业务需求也不断增加,用户对系统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然而PHS网络系统由于主要采用无源对无源的发射和接收方式,基站的发射机的输出功率为500mw(也有达到1w),发射天线增益为10dB,基站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为2uv,噪声系数为6dB,按照这种基站的发射和接收能力,一般是300-500米范围,如果覆盖区内有高楼,就达不到满意效果,而现在不管是城区还是乡下,高楼都比较多,故会出现网络性能欠佳,覆盖范围小,容易掉线,语音质量差等情况,目前移动通信系统的竞争日趋激烈,小灵通的优势正在被这些缺点所掩盖,造成很多用户不再使用或不想使用。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对小灵通该系统继续再大规模,增加网点或加大输出功率,而这一切都需要很大的基金投入,尤其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更是一个不可想的投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PHS网络增益系统,能有效改善系统性能,扩大覆盖范围,减少掉线率,提高语音质量。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PHS网络增益系统,包括发射和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系统采用的是无源天线,所述的接收天线采用的是有源天线。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为:上述的有源天线包括一天线振子,用于接收小灵通信号;一滤波电路,以对天线振子接收的信号进行过滤,以滤去干扰信号;以及一低噪声放大电路,以对经过滤波后的信号进行放大后输送到输出口。
本发明的优点是:
1.由于采用了PHS网络增益系统,所以能有效改善系统性能,扩大覆盖范围,减少掉线率,提高语音质量。
2.从经济分析来看,改造经费只有新增一个基站的三十分之一,而得到的社会效益,是以科技的攻关促进电信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有源天线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PHS网络增益系统,包括发射和接收系统,采用的是四根天线为一组,二根接收,二根发射,其中发射系统采用的是无源天线,接收天线采用的是有源天线。
所述的有源天线包括一天线振子,用于接收小灵通信号;一滤波电路,以对天线振子接收的信号进行过滤,以滤去干扰信号;以及一低噪声放大电路,以对经过滤波后的信号进行放大后输送到输出口,天线振子、滤波器和低噪声放大器采用一体化结构。
图2为本有源天线的详细电路图:
天线振子INPUT接收到高频信号后,信号经滤波器(带内有用信号通过,带外干扰信号被阻止)后传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经过放大(12-13dB)后输出;
如果掉电,射频开关D1、D2、D3、D4不导通,输入信号经传输线到输出口OUTPUT输出,形成傍路功能,使信号不会中断;
如果低噪声放大器损坏,放大器里的场效应管漏极电位一定不正常(正常值3V),电路中的检测IC(IC1、IC2)检测到异常后,检测电路输出从高电位变为低电位,使射频开关D1、D2、D3、D4不导通,输入信号经传输线到输出口输出,形成傍路功能,使信号不会中断。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同实施例一的一种PHS网络增益系统,其不同点在于:同样采用的是四根天线为一组,但一根接收,三根发射,其中发射系统采用的是无源天线,接收天线采用的是有源天线。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同实施例一的一种PHS网络增益系统,其不同点在于:采用的是八根天线为一组,4根接收,4根发射,其中发射系统采用的是无源天线,接收天线采用的是有源天线。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鹏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鹏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08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