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布面有波浪起伏的无纺布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0701.6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1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樊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3/00 | 分类号: | D04H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28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面 波浪 起伏 无纺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软、保暖的无纺布,尤其是布面有波浪起伏效果的无纺布。
背景技术
机织布的布面一般是平整的,使用突条组织结构只能形成细条突起,突起的高度最多为一根纱线的直径,而无纺布可以得到布面不平外观,但不能通过织物组织来实现,通常是对其表面进行处理得到表面外观效果,这样的加工方法只能停留在外部,无法使无纺布内部具有支持外观形状的结构,其外观形状容易遭到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面有波浪起伏效果的无纺布。
为实现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布面有波浪起伏效果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选用直径3-15mm,壁厚0.5-1.5mm的塑料软管作为无纺布内部的“框架”,这种框架只是暂时在无纺布内部而不存留在成布里,为使“框架”在成布前从无纺布中脱离,软管置入无纺布前先用水溶性石蜡包裹,如BZW-2水溶性石蜡等,包裹的过程在石蜡熔融槽中进行,将石蜡在75-93℃的温度下熔融,软管浸没在石蜡槽中3-5秒取出,自然冷却形成包覆,当纤维网铺网时将用石蜡包覆的塑料软管按照一定的密度排列在两层纤维网之间,纤维网在红外线或热风融粘时石蜡软化、融化,再将塑料软管抽出,表面成形,接着在烘筒上进行烘燥,后整理时进行必要的漂白、拉幅定型、染色固色,晾干或热风烘干,打包入库得到的无纺布。
无纺布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塑料软管在纤维网内部的支撑作用使无纺布成形后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塑料软管抽出后成布中间形成的特殊通道增加了成布的柔软和保暖性,其厚重的特征适宜作被芯使用,有很好的实用性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际生产中,选用直径3-15mm,壁厚0.5-1.5mm的塑料软管作为无纺布内部的“框架”,这种框架只是暂时在无纺布内部而不存留在成布里,为使“框架”在成布前从无纺布中脱离,软管置入无纺布前先用水溶性石蜡包裹,如BZW-2水溶性石蜡等,包裹的过程在石蜡熔融槽中进行,将石蜡在75-93℃的温度下熔融,软管浸没在石蜡槽中3-5秒取出,自然冷却形成包覆,当纤维网铺网时将用石蜡包覆的塑料软管按照一定的密度排列在两层纤维网之间,纤维网在红外线或热风融粘时石蜡软化、融化,再将塑料软管抽出,表面成形,接着在烘筒上进行烘燥,后整理时进行必要的漂白、拉幅定型、染色固色,晾干或热风烘干,打包入库得到的无纺布。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首先将水溶性石蜡如BZW-2水溶性石蜡等,在熔融槽中75-93℃的温度下熔融,融化时不能使用蒸汽直接加热,以电炉加热,升温速度不宜过快,15分钟从室温升到93℃,选用直径3-15mm壁厚0.5-1.5mm的塑料软管作为在无纺布内部的“框架”,并将软管浸没在石蜡槽中3-5秒取出,自然冷却形成包覆,当纤维网铺网时将用石蜡包覆的塑料软管以一定的密度排列在两层纤维网之间,如间隔10mm一根,纤维网经红外线或热风融粘时石蜡软化、融化,再将塑料软管抽出,表面成形,接着在烘筒上进行烘燥,后整理时进行必要的漂白、拉幅定型、染色固色,晾干或热风烘干,打包入库。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配料:聚酯纤维无纺布
制备方法:
首先将水溶性石蜡如BZW-2水溶性石蜡等,在熔融槽中75-93℃的温度下熔融,融化时不能使用蒸汽直接加热,以电炉加热,升温速度不宜过快,15分钟从室温升到93℃,选用直径3-15mm壁厚0.5-1.5mm的塑料软管作为在无纺布内部的“框架”,并将软管浸没在石蜡槽中3-5秒取出,自然冷却形成包覆,当纤维网铺网时将用石蜡包覆的塑料软管以一定的密度排列在两层纤维网之间,如间隔10mm一根,纤维网经红外线或热风融粘时石蜡软化、融化,再将塑料软管抽出,表面成形,接着在烘筒上进行烘燥,后整理时进行必要的漂白、拉幅定型、染色固色,晾干或热风烘干,打包入库;
实施例二
配料:棉纤维60%,聚酯纤维40%,其实施方法同实施例一。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无纺布,结构稳定,外观有波浪起伏效果,增加了成布的柔软感和保暖性,透气性能好,且缩短了生产工艺,提高了加工效率,有很大的产品生产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盛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07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装置
- 下一篇:高炉炉壳上斜孔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