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具辐射隔热与阻隔型隔热保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90539.8 申请日: 2007-11-30
公开(公告)号: CN101200611A 公开(公告)日: 2008-06-18
发明(设计)人: 姚伯龙;罗侃;杨同华;栗利涛;陈明清;宋洪昌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09D133/00 分类号: C09D133/00;C09D125/14;C09D183/07;C09D5/18
代理公司: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时旭丹;刘品超
地址: 214028江苏省无锡市***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兼具 辐射 隔热 阻隔 保温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一种兼具辐射隔热与阻隔型隔热保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可用于建筑墙体表面的保温涂料,属于环保水性建筑节能涂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性建筑节能涂料,它是一种有机挥发物(VOC)含量低、生产施工安全、不易燃、无(或低)毒性、无(或低)异味的绿色环境友好型涂料,符合世界涂料技术发展潮流,社会及环境效益大。当今,正值因我国能源、资源的匮乏而大力提倡构建可持续发展、节约型社会,水性建筑节能涂料的推广应用有着重要意义。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大约占全国能源消耗的35%。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建筑物须采取强制节能措施。建筑隔热材料中建筑隔热保温涂料因使用方便、隔热效果好及经济可行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发展前景广阔,将有望促进涂料市场和隔热材料应用领域的拓展。根据建筑隔热涂料隔热机理和隔热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阻隔性隔热涂料、反射隔热涂料及辐射隔热涂料3类。各种保温涂料各有其优点,本发明考虑将两种或多种隔热机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复合协同效应,研制出性能优良的复合型保温涂料。本发明主要选用具有辐射隔热效应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与具有隔热效应的功能无机空心微粒材料,配以乳液及助剂等制备了隔热保温效果好的耐水性、耐洗擦性能好的建筑节能保温涂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辐射隔热与阻隔型隔热保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选用合适的保温功能材料与乳液复合制备一种具有保温性能好的耐水性建筑节能保温涂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兼具辐射隔热与阻隔型隔热保温涂料,其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如下:

去离子水                        25%~38%,

丙二醇                          1%~1.2%,

保温功能材料                    12%~22%,

颜料                            2%~10%,

填料                            4%~17%,

碳酸钙晶须                      4%~10%,

乳液                            26%~40%,

助剂                        2%~2.5%,

所述的保温功能材料为:以Fe2O3、MnO2、Co2O3、CuO为原料按重量比1∶0.5~2∶0.08~0.3∶0.03~0.4配料制得的红外辐射材料;配以玻璃空心微珠或陶瓷空心微珠,红外辐射材料与空心微珠的重量比为1∶0.8~3;

所述的颜料为钛白粉、氧化铁红、耐晒黄、群青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填料为轻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云母粉、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乳液为纯丙烯酸乳液、苯丙乳液、硅丙乳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成膜助剂、增稠剂及消泡剂;其中分散剂用美国罗门哈斯公司的OROTAN 1288、OROTAN 731A分散剂,或德国汉高公司的5040、5027分散剂中的一种;成膜助剂为醚醇类溶剂;增稠剂用罗门哈斯公司的ACRYSOL TT-935或TT-615增稠剂;消泡剂用毕克公司的BYK024或日本诺普科公司的NXZ消泡剂。

该兼具辐射隔热与阻隔型隔热保温涂料的制备方法,以Fe2O3、MnO2、Co2O3、CuO为原料,按配比称量,研磨,使其混合均匀,通过300目网筛过筛后,放入陶瓷坩锅中置于高温电炉中进行固相烧结,温度800℃,保温6h,制得红外辐射材料,再按配比加入空心微珠配制成保温功能材料;按配比准确称量去离子水、分散剂、丙二醇于容器中,搅拌均匀,加入颜料、填料,并用高速剪切机剪切,使其分散均匀;加入保温功能材料,充分湿润后,再通过高速剪切使其分散;加入乳液、成膜助剂、碳酸钙晶须、增稠剂、消泡剂,低速搅拌,使其分散;加入适量氨水,调节乳胶涂料的pH为8~9,即制得兼具辐射隔热与阻隔型隔热保温涂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05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