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双组分白色导电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0411.1 | 申请日: | 200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0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卢瑜;赵锁林;佐藤正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14 | 分类号: | D01F8/14;D01F1/09;D01D5/08;C08L67/03;C08K3/22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 雷 |
地址: | 226009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组分 白色 导电 纤维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色导电纤维。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因在尺寸稳定性、耐热性以及耐药品性等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衣料以及工业领域,但由于其吸湿性差,纤维比电阻高,摩擦后易产生静电,带来静电危害,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为解决静电危害,过去所采用的方法是在织物中加入少量由碳黑制成的导电纤维,从而达到持久防静电的效果,例如韩国株式会社晓星在中国申请的专利(申请号为200510102574.0)中导电纤维的制造方法,利用碳纳米管,采用偏芯式皮芯复合结构纺制导电纤维,其芯材中作为导电部分的碳纳米管重量为5~25%,芯材占纤维整体的复合比例为5~20%,其导电部分比例小,所得导电纤维的导电性能一般,且由于导电碳纳米管为黑色,由其制成的导电纤维为黑色,最终制成的织物也呈现一定的黑条,从而影响了使用领域,因此制造白色导电纤维则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拥有优异导电性能的复合双组分白色导电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复合双组分白色导电纤维,其特征是:由非导电聚酯、导电聚酯两种组分复合熔融纺丝制成,且按重量计,其中非导电聚酯为50~90%,导电聚酯为10~50%。
非导电聚酯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导电聚酯由基体聚酯和导电剂组成,且按重量计,其中基体聚酯为30~50%,导电剂为50~70%。基体聚酯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为以上各聚酯的共聚物,导电剂是钛、锡、锑共氧化物。纤维比电阻为103~107欧姆·厘米,色调L值为55~70。
一种复合双组分白色导电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将非导电聚酯与导电聚酯分别充分干燥,然后采用复合双组分组件经熔融纺丝制得复合双组分导电纤维,纺丝温度250~300℃,纺丝速度1000~4000m/min。
本发明拥有优异导电性能,制造方法简便,易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5是本发明纤维几种截面形状图。
图6是本发明纤维一个截面形状照片。
图1~图5中黑色部分为导电组分,白色部分为非导电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非导电组分A(PET切片)与导电组分B(以PBT为基体的导电切片,导电剂为钛、锡、锑共氧化物,按重量计,其中基体聚酯为35%,导电剂为65%)分别进行充分干燥,按重量计,A组分占70%,B组分占30%,两组分分别经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A组分的纺丝温度为285℃,B组分的纺丝温度为265℃,熔融聚合物采用复合双组分组件进行复合,通过2800m/min的纺丝速度纺制成预牵伸丝(POY),纤维纤度105.5dtex,丝束纤维根数6根,再经延伸得到纤度58.0dtex的延伸丝,延伸丝强度2.46cN/dtex,伸度46.6%,L值61.1,b值3.6,比电阻1.00×105欧姆·厘米。
实施例2
将非导电组分A(PET切片)与导电组分B(以PTT为基体的导电切片,导电剂为钛、锡、锑共氧化物,按重量计,其中基体聚酯为35%,导电剂为65%)分别进行充分干燥,按重量计,A组分占70%,B组分占30%,两组分分别经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A组分的纺丝温度为285℃,B组分的纺丝温度为265℃,熔融聚合物采用复合双组分组件进行复合,通过2800m/min的纺丝速度纺制成预牵伸丝(POY),纤维纤度96.9dtex,丝束纤维根数6根,再经延伸得到纤度67.3dtex的延伸丝,延伸丝强度2.06cN/dtex,伸度45.9%,L值59.8,b值3.4,比电阻1.28×104欧姆·厘米。
纤维比电阻计算公式:
比电阻(Ω·cm)=测得纤维电阻值(Ω)×测量面积(cm2)/测量长度(cm)
测量面积(cm2)=纤维的纤度(dtex)/(9000×100(cm/g)×纤维密度(比重g/cm3))
各性能参数测定方法:
色调L值、b值:按GB/T.14190—1993标准,采用日本INTEC株式会社分光测色计进行测定
比电阻值:采用日本ADVANTEST株式会社R8340/8340A数字式超高抵抗/微少电流计进行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0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衣物处理装置
- 下一篇:方形断面聚酰胺纤维的制造方法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