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材中的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90132.5 | 申请日: | 2007-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2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 发明(设计)人: | 鹿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友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14/06 | 分类号: | C04B14/06;C04B14/30;C04B18/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14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材 中的 掺合 料及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合料及制备方法,此掺合料适用于商品混凝土、商品砂浆、水泥与水泥预制等建材领域中。
二、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每年都要产生大量的城市建筑垃圾,而建筑固体废弃物则是城市建筑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到60%~70%。在建造或拆除建筑物时,会产生巨量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废混凝土块、施工过程中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渣、金属、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和其它废弃物等。
虽然我国早在1990年就颁布了《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法》,为建筑垃圾处理提供了依据。但处理办法单一,即到指定地方填埋或回填,这样不但占用大量土地空间资源,还严重污染环境,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近些年,国内外研究人员在建筑垃圾利用技术上,一般对废混凝土中的石子进行回收,作为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混合使用到混凝土中。但由于再生骨料附着不等量的砂浆,导致这样再生骨料的压碎指标和吸水率等物理指标不稳定,严重影响所配制混凝土的物理与力学性能。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掺合料,该掺合料可以像粉煤灰或矿粉一样,掺加到商品混凝土、商品砂浆、水泥与水泥预制等领域中,而对所配制的混凝土的物理与力学性能不会有任何不良影响,不仅充分利用了建筑固体废弃物,保护了环境,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掺合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建材中的掺合料,其特征在于掺合料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为:烧失量6.15%,SiO2 38.67%,CaO 24.86%,MgO 5.68%,Fe2O33.12%,Al2O3 17.16%,K2O 0.76%,Na2O 0.69%,SO3 0.41%,TiO2 1.05%,fCaO 0.3%,碱含量1.19%,MnO 0.4%,Cl- 0.009%,CaF2 0.52%。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掺合料的制备方法:首先收集建筑垃圾,再通过人工或机械剔除建筑垃圾中的金属、木材、塑料等杂物,把废混凝土块、黏土砖或瓦片等按按80%~90%重量比废混凝土和10~20%重量比黏土砖或瓦片混合起来,先破碎至最大粒径不超过20mm的颗粒,进行碾磨,碾磨出的材料表面积控制在400m2/kg~450m2/kg。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利用了建筑固体废弃物中的绝大部分原材料,与回收废弃混凝土中的石子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而且节省了大量土地资源,降低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2)掺合料的技术指标接近甚至超过粉煤灰的技术指标,所以可完全替代粉煤灰,部分替代矿粉应用于建筑领域中,而不会对成品有任何不良影响。
在实验室,人工剔除建筑垃圾中金属、木材、塑料等杂物,把废混凝土块、黏土砖、瓦片、废瓷砖、墙体装修材料按上述比例混合起来,先破碎至最大粒径不超过20mm的颗粒,再进行碾磨,碾磨出的材料细度控制在400cm2/g~450cm2/g左右。其材料物理指标见表1,由表1可见,其性能接近或超过矿粉技术指标。
表1 S95矿粉与本发明掺合料技术指标比较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友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友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901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摄影艺术工艺制作中国画的方法
- 下一篇:基于视图的车辆预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