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桦褐孔菌生态培育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89667.0 申请日: 2007-09-19
公开(公告)号: CN101390476A 公开(公告)日: 2009-03-25
发明(设计)人: 郭宏旗;郭玉锋;郭玉广;郭玉海;王勇凯 申请(专利权)人: 郭宏旗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55113***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桦褐孔菌 生态 培育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是蕈菌培育工艺中桦褐孔菌的一种生态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一直在探索寻找能改善生物功能、使人类更健康、精力更充沛的新物质资源,桦褐孔菌是一种十分珍贵的真菌,在俄罗斯、芬兰、波兰一些地区,人们很早以前就用来代茶或煎服、滋补身体和防治疾病。近年来研究开发桦褐孔菌健康产品已引起世界多个国家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但因野生桦褐孔菌昂贵难得,人工培育不易成功,即便形成菌核,生长期也极易被杂菌污染和病虫害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根据桦褐孔菌的生长发育特性,让桦褐孔菌菌核在整个生长期都在塑料袋保护的小环境条件下生长,使其不受外界病虫害的危害和杂菌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培养基装袋时,使用伸长性较大的塑料袋并采用全营养培养基,按常规装袋、灭菌、接种和发菌期管理。菌丝布满菌袋、菌核形成后,并不按常规打开袋口,而是靠轻压菌袋形成的小空间和菌核膨胀的压力,使塑料袋受压外胀,长成菌核。等菌核成熟后,再打开袋口,掰下菌核烘干,也可与菌质一起掰成小块烘干备用,这种方法培育的菌质和菌核均可利用,提高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将拌好的全效培养基装在厚度为0.25-0.35的低压聚压稀塑料袋中,常规灭菌、接种、发菌。菌袋布满菌丝后将菌袋竖起来双手按住菌袋的顶端向下压,压时要轻,以免压坏菌袋,使袋内的菌质受压而收缩。菌袋的上端留出小空间。搬进出菇培养室继续培养,受压的菌袋顶端就会很快凸起菌核,并渐渐长大,在占去袋内空间仍继续生长,塑料袋受压膨胀,直至菌核由浅黄色变成茶褐色,说明菌核已生长成熟,即可打开袋口,小心的掰下菌核烘干,也可和袋内的菌质一块掰碎烘干加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宏旗,未经郭宏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96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