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扶手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6833.1 | 申请日: | 200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0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滑川义裕;小松正树;岩渕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橡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23/24 | 分类号: | B66B2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志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扶手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自动扶梯、移动的人行道以及类似于这些的输送装置的移动扶手的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扶手,主要使用橡胶制的扶手。
作为其他现有的扶手,有由热塑性材料构成的扶手(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604687号公报)。图10是现有的由热塑性材料构成的扶手的剖视图。在图10中,扶手10包括第一热塑性弹性材料层11、第二热塑性弹性材料层12、埋入到第一热塑性弹性材料层11的抗拉体13以及粘贴在第一热塑性弹性材料层11的内面的帆布层14。其特征在于第一热塑性弹性材料层11比第二热塑性弹性材料层12还坚硬。
由热塑性材料构成的扶手可通过挤压制造,所以制造工序比橡胶制扶手还短,能以低廉的成本供给。并且,具有光泽比橡胶制扶手优良的特征。
另外,作为由其他热塑性材料构成的扶手,有使用了金属制的带状的抗拉体的扶手(例如,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11872号公报)。
现有的由热塑性材料构成的扶手与橡胶制的扶手比较刚性大,并存在由此引起的问题。由于刚性大,因此不能适当地与导轨吻合,产生导轨的磨损大、驱动辊的磨损大、行驶阻力大、行驶声音大、由导轨的接头产生噪音、扶手产生颤动(振动)等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扶手中,抗拉体采用了金属制的带,推定刚性的问题变得更差。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热塑性材料构成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且质量和性能优良的扶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扶手特征在于,具有:用芯材层用热塑性弹性材料覆盖了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抗拉体周围的芯材层;以及由硬度比上述芯材层用热塑性弹性材料还低的装饰层用热塑性弹性材料构成,并在上述芯材层的周围形成为断面形状为C字形的装饰层。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可制成减小了刚性,可实现消除了因刚性大而产生的问题的由热塑性材料构成的扶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扶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扶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扶手的刚性的曲线图。
图4是表示扶手的开口力的表。
图5是表示扶手的电气特性的表。
图6是表示扶手的帆布向侧端部的埋入量和直到产生耳部龟裂的期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扶手的直到产生耳部龟裂的期间的表。
图8是表示扶手的连接部的厚度差与寿命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是表示扶手的光泽的变化的表。
图10是现有技术的扶手的剖视图。
图中:
1-扶手,2-抗拉体,3-芯材层,4-装饰层,5-帆布层,6-中央部,7-侧端部,8-帆布层的端部,10-扶手,11-第一热塑性弹性材料层,12-第二热塑性弹性材料层,13-抗拉体,14-帆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扶手的剖视图。图1中,扶手1包括:沿着扶手1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的抗拉体2;形成于抗拉体2的周围的由芯材层用热塑性弹性材料构成的芯材层3;覆盖芯材层3的外周并形成了断面形状为C字形的由装饰层用热塑性弹性材料构成的装饰层4;以及粘贴在装饰层4的断面形状为C字形的内面的帆布层5。装饰层用热塑性弹性材料使用硬度比芯材层用热塑性弹性材料还低的材料。作为整体为断面形状C字形的扶手1具有大致平坦的中央部6和从中央部6形成弯曲部的侧端部7。
首先,说明芯材层。
芯材层3做得比装饰层4还薄,其厚度最好是2mm以上5mm以下。芯材层3以保护抗拉体2免受外部应力的影响为目的,其厚度需要最低2mm。另一方面,由于芯材层3的厚度厚则刚性变大,产生由刚性引起的问题,所以做成5mm以下并比装饰层4还薄。芯材层用热塑性弹性材料的材质是聚氨酯,硬度最好是以肖氏硬度(A标尺)标示为90~100。作为芯材层用热塑性弹性材料可应用聚酯系弹性材料、尼龙系弹性材料、烯烃系弹性材料等。
埋入了抗拉体2的芯材层3配置在弯曲的中立位置,以使扶手在正向弯曲或反向弯曲时其影响最小。中立位置虽取决于扶手1的构造及构成材料,但一般多数情况下在扶手1的中央部6从帆布层5表面的位置和从装饰层4外面的位置之比为4∶6。
其次,说明装饰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橡胶株式会社,未经东北橡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6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