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透镜以及具备它的摄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86644.4 | 申请日: | 2007-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7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真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9/12;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敬强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透镜 以及 具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透镜以及具备它的摄像装置,尤其涉及用于利用了搭载在便携式计算机、电视电话、移动电话、数字相机等上的CCD、CMOS等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上,并适合实现小型轻量化的三片透镜结构的摄像透镜以及具备它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利用了搭载在便携式计算机、电视电话、移动电话、数字相机等上的CCD、CMOS等摄像元件的相机的需求显著高涨。由于这种相机需要在限定的设置空间内搭载,因而要求小型且轻量。
为此,要求用于这种相机上的摄像透镜也要与相机同样小型轻量,作为这种相机,历来是采用使用一片透镜的一片结构的透镜系统或使用二片透镜的二片结构的透镜系统。
然而,这些透镜片数较少的透镜系统虽然对小型轻量化极为有利,但存在不能充分地应对近年来对摄像镜头的高析像度化的要求的缺点。
为此,为了应对这种高析像度化的要求,已经开始采用了使用第一透镜、配设在该第一透镜的成像面一侧的第二透镜及配设在该第二透镜的成像面一侧的第三透镜的三片结构的透镜系统。
作为针对这种高析像度化的三片结构的透镜,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3所示的透镜系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750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4954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0-301021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上所记载的透镜系统,由于可变光阑配置于最靠近物体一侧,因此,矫正畸变及倍率的色像差困难。另外,由于第一透镜呈向成像面一侧鼓出的凹凸透镜形状,因此,不适合进行小型轻量化,再有,由于第二透镜呈将凹面朝向成像面一侧的形状,因此,容易引起全反射,矫正轴外像差也困难。
另外,专利文献2上所记载的透镜系统,由于第一透镜具有负焦度,因此,实现小型轻量化困难。
再有,专利文献3上所记载的透镜系统,由于可变光阑配置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而且第三透镜具有将曲率较大的凹面朝向物体一侧的负焦度,因此,远心性差。另外,由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的间隔过宽,因此,第三透镜的有效直径变得过大,因而不适合进行小型轻量化。
于是,在现有的透镜系统中,想要在实现小型轻量化的同时,确保远心性,而且充分地矫正各种像差而得到良好的析像度,尚有不够充分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小型轻量且能够确保远心性,并且能够充分地矫正各种像差而得到良好的析像度的摄像透镜以及具备它的摄像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涉及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摄像透镜是为了使物象在摄像元件的摄像面上成像而使用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一侧朝向成像面一侧顺序配置有做成使凸面朝向物体一侧的具有正焦度的凹凸透镜的第一透镜、可变光阑、做成使凸面朝向成像面一侧的具有负焦度的凹凸透镜的第二透镜及做成使凸面朝向物体一侧的具有负焦度的凹凸透镜的第三透镜,并满足下面(1)及(2)所示的各个条件式,
-130≤f2/fl≤-6 (1)
0.8≤f1/fl≤1 (2)
其中:
fl: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
f1:第一透镜的焦距;
f2:第二透镜的焦距。
而且,根据涉及该第一方案的发明,通过:第一透镜做成使凸面朝向物体一侧的具有正焦度的凹凸透镜;第二透镜做成使凸面朝向成像面一侧的具有负焦度的凹凸透镜;第三透镜做成使凸面朝向物体一侧的具有负焦度的凹凸透镜的第三透镜;在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配置可变光阑;以及满足(1)及(2)的各个条件式,可使光学系统小型化,确保远心性,良好地矫正彗形像差、色像差及成像面弯曲等的各种像差。
另外,涉及第二方案的摄像透镜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案中,进一步满足下面的(3)所示的条件式,
10≤(r5+r6)/(r5-r6)≤25 (3)
其中,
r5:第三透镜的物体一侧的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6:第三透镜的成像面一侧的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而且,根据涉及该第二方案的发明,通过进一步满足(3)的条件式,可进一步提高远心性,并且可更好地矫正成像面弯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66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光装置、扫描线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