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继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86355.4 | 申请日: | 2007-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8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久史;平子了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友华 |
主分类号: | G01R31/04 | 分类号: | G01R31/04;G01R1/00;G01R1/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陆锦华;黄启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继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继连接器,该中继连接器为了检查而将配设在电子部品等被检查基板上的被检查侧连接器与测定器等进行电连接。
背景技术
在如便携式电话机、数码相机的小型电子设备中,有的电子设备为了在狭小的空间内安装较多的电子电路,使多张基板重叠而进行配设,在这些基板之间通过分别配设的连接器来进行电连接。因此,在检查基板和在其上配设的连接器时,将测定器等适当地与连接器进行电连接即可。在此,为了检查整个被检查基板和被检查侧连接器,优选的是嵌合与被检查侧连接器成对的夹具侧的连接器而使其与测定器进行电连接。然而,不论是被检查侧还是夹具侧的连接器,嵌合插拔耐久次数都比较少,只有50次左右。因此,每当检查次数达到了耐久次数,就必须更换夹具侧连接器。如果该夹具侧连接器通过焊接而固定在夹具侧基板上,且该夹具侧基板上焊有多条与测定器等连接的配线,就不能简单地只更换夹具侧连接器。因此,必须将夹具侧连接器、夹具侧基板及配线整体进行更换。这样就产生测定检查成本增加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申请人提出了如已经在特开2004-273192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通过减少更换的部分来减少测定检查的成本。在之前提出的技术中,在绝缘中继基板上配设与被检查侧连接器成对的夹具侧连接器,将该绝缘中继基板可自由装拆地配设在由绝缘材料构成的探针单元上。在该探针单元上配设有探针。并且,把夹具侧连接器的端子与绝缘中继基板上设置的端子进行电连接,把探针单元的探针与该绝缘中继基板的端子抵接。另外,把设置在探针单元上的探针的另一端与和测定器等连接的多条配线适当地进行电连接。从而,把被检查侧连接器通过夹具侧连接器、绝缘中继基板、探针及配线而与测定器等进行电连接。因此,当夹具侧连接器的检查使用次数达到耐久次数时,更换该夹具侧连接器和绝缘中继基板即可,更换的部分少,相应地可减少测定检查的成本。
专利文献:特开2004-2731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特开2004-273192号公报中提出的技术中,虽然只需更换夹具侧连接器和绝缘中继基板即可,和从前相比,能够减少测定检查的成本,但是并非十分令人满意。因此,发明人等考虑,通过采取以下的结构,可进一步减少测定检查的成本:使探针直接与被检查侧连接器的端子抵接,不需要更换夹具侧连接器和绝缘中继基板,如果抵接的探针破损了,只更换该探针。
另外,在很多被检查侧连接器上,端子排列成两列,该两列端子之间的距离多种多样。因此,优选的是相对于分别不同的两列端子之间的距离可简单进行对应的中继连接器。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考虑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探针与被检查侧连接器抵接的中继连接器,该中继连接器可与被检查侧连接器的排列成两列的端子之间的距离相应地调整设定探针配设之间的距离。
为了实现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中继连接器,用于使探针与在配设在被检查基板上的被检查侧连接器上排列成两列的端子抵接而与测定器进行电连接,其中,构成为:在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第一销钉垫块上配设探针,使之与在所述被检查侧连接器的一侧的排列成一列的端子抵接;在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第二销钉垫块上配设探针,使之与在所述被检查侧连接器的另一侧的排列成一列的端子抵接;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销钉垫块可相对地接近分离,并且调整、固定其间的距离,以使配设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销钉垫块上的所述探针分别与所述被检查侧连接器的排列成两列的端子抵接。
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第一销钉垫块上穿设其中插入所述第二销钉垫块而使其只能在所述接近分离方向移动的插入孔;在插入所述插入孔中的状态下,调整所述第二销钉垫块的位置,将与所述接近分离方向正交的找位销钉从所述插入孔的外侧贯通所述插入孔的孔壁而插入到所述第二销钉垫块中,由此将所述第二销钉垫块固定在所述第一销钉垫块上。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第一销钉垫块上穿设其中插入所述第二销钉垫块而使其只能在所述接近分离方向移动的插入孔;在所述插入孔的所述接近分离方向的一方内壁与所述第二销钉垫块之间夹设垫片,通过调整所述垫片的厚度来调整所述第二销钉垫块的位置,将所述第二销钉垫块固定在所述第一销钉垫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友华,未经株式会社友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63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在卡盘致动螺杆上提供残余推力载荷的机构
- 下一篇:感光性树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