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刷电路板与电子产品壳体的固定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86152.5 | 申请日: | 2007-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2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千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12 | 分类号: | H05K7/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电路板 电子产品 壳体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与电子产品壳体的固定机构。
印刷电路板(PCB)是当今电子产品的基础,其主要作用是固定各种元件和提供各个元件之间的连接电路,电子设备中电子元器件一般安装在大小各异的PCB上。
当前市场上的各类电子产品,所制作的PCB形状为平板式,其固定方式为PCB开孔与机壳螺丝柱固定。以手机为例,其PCB侧壁与壳体相切定位固定,在手机结构的扭转、跌落、按压等测试中,这种平板PCB无法分担过多的冲击及外力,导致壳体断裂、无法恢复的变形,以及内部电子元件损坏等问题。另外,为尽量减少内部电子元件损坏的问题,对于安装在PCB上的较大的组件,往往要增加金属附件来帮助固定,以提高其耐振、耐冲击性能,但是,这些金属附件占用了PCB用来布件的面积,并增加产品重量及成本,其复杂的加工制造工艺流程,也会对产品的良率造成影响,也使PCB有限的空间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与电子产品壳体的固定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电子产品壳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平板PCB无法分担过多的冲击及外力,导致壳体断裂、无法恢复的变形、内部电子元件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印刷电路板与电子产品壳体的固定机构, 印刷电路板边缘具有向上或向下的弯折部,弯折部与电子产品壳体上具有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印刷电路板边缘具有弯折部,其通过与电子产品壳体上具有的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固定在电子产品壳体上,当电子产品壳体在受到扭转、跌落、按压等外力作用时,具有弯折部的PCB能分担更多的冲击及外力,可防止由此产生的壳体断裂、无法恢复的变形,以及内部电子原件损坏的问题;而且,由于电子产品强度的增加,用于帮助固定的金属附件的使用可以减少,从而使电子器件布件面积得以增大,优化电子产品壳体的设计,使之空间更大,减少壳体材料厚度,减轻产品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与电子产品壳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印刷电路板与电子产品壳体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与电子产品壳体的固定机构,其中,印刷电路板1边缘具有两弯折部11,两弯折部11沿印刷电路板1相对两边的边缘向下弯折延伸而成,弯折部11的弯折角度根据需要可以为20度~90度。每一弯折部11上具有通孔111及卡槽112。
电子产品壳体3具有四个围成矩形的侧壁32,其中,相对的两侧壁32上突伸出与印刷电路板1上的通孔111配合的凸块321以及与卡槽112相卡合的卡块322。在本实施例中,该卡块322呈“T”形,其具有插入部3221及连接 于插入部3221一端的卡置部3222,插入部3221的另一端连接于壳体3上,当印刷电路板1安装在壳体上3时,插入部3221可插设于弯折部11上的卡槽112内,而卡置部3222则卡设于弯折部11的一侧。
将上述印刷电路板1安装在电子产品壳体3上时,使壳体3上的凸块321及卡块322分别插入印刷电路板1上的通孔111及卡槽112内,即可使印刷电路板1稳固地安装在壳体3上。可以理解,上述印刷电路板1的弯折部11上的通孔111也可以是凹槽。
上述通孔111、卡槽112与凸块321、卡块322的数量分别对应,其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增减。此外,印刷电路板1各边边缘均可以形成弯折部11,各弯折部11可以同时向上或向下弯折,也可以是一部分向上弯折,另一部分向下弯折,此时,电子产品壳体3上设置相应形状与弯折部11相配合。
为了进一步加强电子产品的强度,本实施例中,电子产品壳体3的侧壁32上还设有可抵接于弯折部11上的加强筋3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61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器与电路的结合结构及结合方法
- 下一篇:霓虹灯高频恒流电源变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