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用脱硫添加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5240.3 | 申请日: | 2007-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8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杨魁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魁战 |
主分类号: | C10L9/10 | 分类号: | C10L9/10;C10L10/04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48100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 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煤脱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燃煤用脱硫添加剂,用于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的排放。
背景技术
煤炭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是大气的最主要污染物,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90%以上来自燃煤。
洗选除硫、燃烧脱硫和烟气脱硫是控制煤炭燃烧时二氧化硫排放的三条不同途径。洗选加工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式对锅炉使用原煤进行清洗,将煤中的硫部分除掉,使煤得以净化并产生出不同质量、规格的产品。由于该技术效率较低,越来越难适应愈加严格的环保要求。烟气脱硫设备庞大,脱硫成本高,用户难以接受。
针对我国的煤炭利用情况,燃烧脱硫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所谓燃烧脱硫,是指在煤的燃烧过程中加入脱硫剂,使其与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盐,而将硫份留在灰渣中的过程。燃烧脱硫技术的优越性在于其工艺简单,不须对现有锅炉进行大的改造,因而投资费用相对较少,运行费用相对较低,适用于运行温度较低的锅炉、民用炉灶及循环流化床锅炉。
然而,现有的燃烧脱硫技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燃煤脱硫剂的使用方式是在燃烧过程中将脱硫剂不断地喷入锅炉内,操作略显复杂,其次,目前使用的脱硫剂的脱硫效率基本约在70%左右,脱硫效果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脱硫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煤用脱硫添加剂。
本发明的煤用脱硫添加剂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为原料:
铝矿石粉 8~10
铁矿石粉 10~15
镁矿石粉 20~25
石灰 50~60
混合搅拌均匀制成。
本发明煤用脱硫添加剂的具体制备工艺是:将铝矿石和铁矿石各自于400~500℃煅烧1~2h后,分别粉碎成50~60目的铝矿石粉和铁矿石粉;将镁矿石于800~850℃煅烧1~2h后,粉碎成50~60目的镁矿石粉;将铝矿石粉、铁矿石粉、镁矿石粉、石灰按照上述原料配比掺在一起,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得到本发明的煤用脱硫添加剂。
上述煤用脱硫添加剂适用于含硫量在3.5%以下的中高硫煤使用,用量为每吨煤添加25~35Kg添加剂。使用时,只需将添加剂与煤搅拌均匀,即可直接入炉使用。
本发明的煤用脱硫添加剂还可以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为原料:
铝矿石粉 8~10
铁矿石粉 10~15
镁矿石粉 20~25
石灰 50~60
盐 0.8~1
碳酸钾 0.5~1
混合搅拌均匀制成。
其制备工艺同上。
上述煤用脱硫添加剂适用于含硫量在3.5~4.5%以上的特高硫煤或发热量在3000大卡以下的低热值煤使用,用量为每吨煤添加45~55Kg添加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煤用脱硫添加剂具有以下优点:
1、脱硫效果明显,脱硫率可达到85%左右;
2、有促进煤炭燃烧的作用,尤其对于高硫煤或劣质煤效果更加明显;
3、对于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气体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加工工艺简单,与煤炭混合均匀即可使用,不受设备条件的限制,使用方便;
5、原材料资源丰富,来源广泛,成本低,不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铝矿石于500℃煅烧1h后,粉碎成50目的铝矿石粉;将铁矿石于500℃煅烧1h后,粉碎成50目的铁矿石粉;将镁矿石于800℃煅烧2h后,粉碎成50目的镁矿石粉;取铝矿石粉10份、铁矿石粉10份、镁矿石粉20份、石灰60份充分搅拌均匀,装入编织袋中,制成煤用脱硫添加剂。
实施例2
按照铝矿石粉10份、铁矿石粉15份、镁矿石粉25份、石灰50份将各种原料混合搅拌均匀,装入编织袋中,制成煤用脱硫添加剂。
实施例3
按照铝矿石粉8份、铁矿石粉12份、镁矿石粉25份、石灰55份将各种原料混合搅拌均匀,装入编织袋中,制成煤用脱硫添加剂。
实施例4
按照铝矿石粉10份、铁矿石粉15份、镁矿石粉20份、石灰50份、盐1份、碳酸钾0.5份将各种原料混合搅拌均匀,装入编织袋中,制成煤用脱硫添加剂。
实施例5
按照铝矿石粉8份、铁矿石粉14份、镁矿石粉24份、石灰55份、盐0.8份、碳酸钾1份将各种原料混合搅拌均匀,装入编织袋中,制成煤用脱硫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魁战,未经杨魁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52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的功能可变型远程监视系统以及远程监视方法
- 下一篇:投影型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