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连枷馈送装置和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84998.5 | 申请日: | 2007-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5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 发明(设计)人: | 罗伯特·C·伯菲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C·伯菲尔德 |
| 主分类号: | A01D34/416 | 分类号: | A01D34/416;B65H75/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峻峰 |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连枷 馈送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旋转连枷馈送装置,包括头部和一体式分组件,所述头部具有限定了用于保持卷绕的连枷线的空腔的壁、从开口凹槽端延伸进所述头部的中心凹槽、以及从所述空腔延伸到所述凹槽的线馈送通道;所述分组件包括线缠绕柱件和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柱件上的线引导件,所述柱件具有端部和围绕所述柱件位于所述端部和所述线引导件之间的线缠绕表面;所述分组件具有操作位置和装载位置,在所述操作位置中所述柱件延伸进所述凹槽,所述线引导件相邻于所述凹槽的开口端设置,且所述线缠绕表面从所述线馈送通道延伸到所述线引导件以从所述空腔、穿过所述通道、围绕所述缠绕表面、穿过所述线引导件上的狭槽并从所述分组件向外自动馈送所述连枷线,而在所述装载位置中所述分组件作为单个单元从所述凹槽撤除以使所述连枷线能够馈送进入所述凹槽、穿过馈送通道并进入所述空腔,且所述线引导件保持在所述柱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引导件围绕所述线缠绕柱件并包括与所述第一狭槽相对的第二狭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缠绕柱件包括第一和第二线引导保持构件,其中当所述分组件在所述装载位置时,所述保持构件将所述线引导件保持在所述柱件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保持构件包括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保持构件包括凸边。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保持构件包括所述柱件上的可移除构件,所述可移除构件使所述线引导件能够安装在所述柱件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所述线引导件的周界护套,所述护套包括围绕所述线引导件的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向外延伸超过所述壁并覆盖所述本体;并包括围绕所述护套和所述本体之间所述线引导件的周界连枷馈送狭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随着所述头部和分组件旋转。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不随着所述本体和分组件旋转。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绕所述凹槽的所述本体上的圆形沟槽,所述线引导件延伸进所述沟槽。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开口于所述本体的底部,且所述本体的顶部附连于修剪器悬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件包括用于可移除地将所述分组件和头部安装到旋转构件上的把手。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延伸进所述本体的顶部且所述分组件附连于修剪器悬臂。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绕在所述空腔内的两段连枷线,且其中所述线引导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狭槽180°相对的第二狭槽。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绕在所述空腔内的连枷线段。
17.一种旋转连枷馈送装置,包括:
头部,限定了用于保持卷绕的双连枷线的空腔、通向所述头部的顶部和底部的凹槽以及连结所述空腔和所述凹槽的通道;
一体式分组件,包括:具有端部的线缠绕柱件;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柱件上以防止所述线引导件从所述柱件移除的线引导件,所述线引导件位于远离所述端部;以及围绕所述柱件位于所述端部和所述线引导件之间的大致圆柱形的线缠绕表面;
所述装置具有操作位置和连枷线装载位置,在所述操作位置中所述分组件延伸进所述凹槽且所述线引导件相邻于所述本体的顶部或底部设置,而在所述连枷线装载位置中所述分组件作为一个单元从所述凹槽撤除,且所述线引导件保持在所述柱件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引导件包括围绕线缠绕柱件的环和用于可旋转地将所述环安装到所述柱件上的结构。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沿所述柱件面向相反方向的第一和第二环保持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C·伯菲尔德,未经罗伯特·C·伯菲尔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49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入式神经微刺激和采集遥控芯片
- 下一篇:三级复合护帮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