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电脑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84828.7 | 申请日: | 2007-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4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宏;李信宏;谢东霖;曾耀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H04N1/04;H04N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志森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脑 系统 及其 操作方法 | ||
1.一种便携式电脑系统,用以提取关于一物件的一目标图像,该便携式电脑系统包含:
一底座;
一上盖,枢接于该底座,该上盖包含一面板,根据该物件的一尺寸,该上盖相对于该底座转动,以将从该面板的一有效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投射至该底座上;
一图像提取模块,枢接于该上盖,根据该物件的该尺寸,该图像提取模块相对于该上盖转动,以提取一参考图像;以及
一亮度校正模块,根据该物件的该尺寸,计算该有效发光区域,并且根据该参考图像,校正该面板的亮度;
其中,在该面板的亮度调整后,该物件被置放于该底座上,且该图像提取模块提取关于该物件的该目标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系统,其中该底座包含一输入模块,用以输入一操作模式以及该物件的该尺寸,该操作模式包含一扫描模式以及一复印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系统,其中该底座上具有至少一定位标记,该物件的该尺寸对应该至少一定位标记的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脑系统,进一步包含一指示器,设置于该上盖上,其中在该上盖的转动过程中,当该指示器发出的光线投射至对应该物件的该尺寸的该定位标记,该上盖即可停止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系统,进一步包含:
一第一马达,连接于该上盖,用以致动该上盖转动;以及
一第二马达,连接于该图像提取模块,用以致动该图像提取模块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系统,其中该图像提取模块上具有至少一刻度,该物件的该尺寸对应该至少一刻度的其中之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脑系统,其中该亮度校正模块包含:
一第一处理单元,根据该物件的该尺寸,计算该面板的该有效发光区域,且将该有效发光区域划分为N个第一子区域,N为一正整数,每一该第一子区域具有一预定亮度值;
一第二处理单元,将该参考图像划分为N个第二子区域,计算对应每一该第二子区域的一平均亮度值,且计算对应该参考图像的一中间亮度值;以及
一第三处理单元,判断每一该平均亮度值与该中间亮度值的绝对差值是否大于一阈值,若是,则调整对应的该第一子区域的亮度,直到每一该绝对差值皆小于该阈值为止。
8.一种便携式电脑系统的操作方法,用以提取关于一物件的一目标图像,该便携式电脑系统包含一底座、枢接于该底座的一上盖以及枢接于该上盖的一图像提取模块,该上盖包含一面板,该操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a)根据该物件的一尺寸,相对于该底座转动该上盖,以将从该面板的一有效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投射至该底座上;
(b)根据该物件的该尺寸,相对于该上盖转动该图像提取模块,以提取一参考图像;
(c)根据该物件的该尺寸,计算该有效发光区域,并且根据该参考图像,校正该面板的亮度;
(d)在该面板的亮度调整后,将该物件置放于该底座上;以及
(e)提取关于该物件的该目标图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电脑系统的操作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于步骤(a)之前,输入一操作模式以及该物件的该尺寸,该操作模式包含一扫描模式以及一复印模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电脑系统的操作方法,其中该便携式电脑系统另包含一指示器,设置于该上盖上,该操作方法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在该指示器发出的光线投射至该底座上对应该物件的该尺寸的一定位标记时,停止转动该上盖。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电脑系统的操作方法,其中步骤(c)另包含下列步骤:
将该有效发光区域划分为N个第一子区域,N为一正整数,每一该第一子区域具有一预定亮度值;
将该参考图像划分为N个第二子区域;
计算对应每一该第二子区域的一平均亮度值,且计算对应该参考图像的一中间亮度值;以及
判断每一该平均亮度值与该中间亮度值的绝对差值是否大于一阈值,若是,则调整对应的该第一子区域的亮度,直到每一该绝对差值皆小于该阈值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48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的机壳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气路控制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