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图像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1996.0 | 申请日: | 200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6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高颎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13/04 | 分类号: | H04N13/04;H04N13/00;H04N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图像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图像显示装置。特别是,本发明涉及能够产生高透射率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生动、逼真的三维图像的技术已经研发了各种方法。特别是包括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传输到个体终端的信息的数量和品质迅猛增长。三维显示技术作为最为有效的传输和再现信息的方法而受到重视。
三维显示技术主要分成立体视法型(stereoscopy type)和自动立体视法型(autostereoscopy type),对于立体视法型,观察者需要戴上特殊眼镜来观看三维图像,对于自动立体视法型,观察者不带特殊眼镜就可以观看三维图像。
立体视法型三维显示器分别给每个观察者的左右眼睛提供略微不同的图像,从而由于其视差使观察者感觉深度提示。立体视法型分成液晶光阀型(liquid crystal shutter type)和偏振立体视法型(polarized stereoscopy type)。
在自动立体视法型三维显示器中,具有视差方法(parallax method)、体积方法(volumetric method)和全息方法(holographic method)。在视差方法中,透镜片或者圆柱形透镜阵列的视差栅栏(parallax barrier)提供在显示屏前,从而分别通过观察者的左右眼睛观看到不同的图像。在体积方法中,三维图像实际上形成在间隔上,而在全息方法中,再现了三维物体的波前。
在自动立体视法型三维显示器中,当多个传送显示板交叠以实现深度提示时,透射率因显示板会被减弱。特别是,当液晶板用作显示板时,连接到每个液晶板的偏振板会偏移光,这降低了显示装置的总透射率。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三维图像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面板,包括分别形成有第一和第二取向膜的第一和第二基板,并且第一液晶层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第二面板,包括分别形成有第三和第四取向膜的第三和第四基板,并且第二液晶层设置在第三和第四基板之间,且第二面板设置成交叠第一面板;第一和第二偏振板,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面板的外侧;和第三偏振板,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面板之间。在此情况下,第三偏振板的偏振轴基本上与相邻于第三偏振板设置的第二和第三取向膜的摩擦方向(rubbing direction)对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三维图像显示装置包括:第一面板,包括第一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液晶层;第二面板,包括第三和第四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三和第四基板之间的第二液晶层,且第二面板设置成交叠第一面板;以及第一和第二偏振板,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面板的外侧。在此情况下,第一和第二液晶层分别具有不同极性的手征性掺杂物,并且第一和第二偏振板的偏振轴彼此对准。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通过详细描述其中的示范性实施例,上面的和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易懂。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图1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图2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解图3的每个面板中的液晶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6是图5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图解在图7的每个面板中的液晶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照对示范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可以更容易理解本发明的特征性方法。然而,本发明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予以实施,而不应该解释成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应该理解的是,当元件或者层称为“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层上”、“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层”或者“与另一个元件或者层连接”时,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层上、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层或者与另一个元件或者层连接,或者可以存在层间元件或者层。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且图2是图1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10包括第一面板100和第二面板200,第二面板200设置成交叠第一面板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19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