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线用钢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80597.2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1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全卿;郭桐;李杰;宋向前;刘生;宁康康;邓东升;罗君高;任军奎;何广霞;李欢欢;车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1D8/02;B21B3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 浩 |
地址: | 4625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管线用钢,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化学成分组成为:C≤0.06%,Si≤0.23%,Mn 1.50%—1.60%,P≤0.014%,S≤0.008%,Ni 0.15—0.25%,MO 0.18—0.25%,V 0.025—0.035%,Nb 0.040—0.050%,Ti 0.15—0.25%,Al 0.020—0.06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用钢,其特征在于:具体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化学成分组成为:C 0.03—0.06%,Si≤0.23%,Mn 1.50%—1.56%,P≤0.014%,S≤0.008%,Ni 0.15—0.19%,MO 0.18—0.22%,V 0.025—0.027%,Nb 0.040—0.047%,Ti 0.15—0.21%,Al 0.020—0.06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用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加热:将含有以上化学成份的钢坯实现温送、温清、温装,采用低速烧钢,温度在1000℃以下,升温速度≤120℃/h,最高加热温度1240℃,保温时间≥3.5小时,均热段在炉时间≥60min;
(2)轧制:采用II型控轧工艺,第一阶段为奥氏体再结晶阶段,加热温度为950—1150℃;第二阶段为奥氏体非再结晶阶段,II阶段开轧温度应控制在≤950℃,终轧温度为780℃—810℃时,奥氏体向针状铁素体的转变温度为500—540℃;
(3)水冷:经轧制后的钢板进行在线冷却,返红终冷温度500—5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线用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第一阶段大多数道次压下量为8~25%,累计压下率≥7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线用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第二阶段中的晾钢厚度为成品厚度的3—4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线用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第二阶段压下率应尽量大,累计压下率≥5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线用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返红温度控制在520℃,冷却速度为10—2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805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耐磨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包装盒片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