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轮廓的异常行为识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9881.8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4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谭铁牛;黄凯奇;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9/34 | 分类号: | G06K9/34;G06K9/62;G06K9/4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轮廓 异常 行为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轮廓的异常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步骤S1:对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序列进行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提取目标轮廓;
步骤S2:对得到的目标轮廓姿态,利用R变换表达得到每一帧中运动轮廓的空间信息,用做行为识别的底层特征;
步骤S3: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上述特征向量进行特征降维,得到适合的特征序列;
步骤S4:将不同行为的特征序列做为输入,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学习其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通过每个行为的隐马尔可夫模型参数表示;
步骤S5:利用训练的模型参数库,根据最大似然准则,判断待识别行为和预先定义行为的匹配程度。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基于轮廓的异常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运动目标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对得到的图像序列构建背景模型;
步骤S12:从运动图像序列中将变化区域从背景模型中提取出来,用于得到运动目标;
步骤S13:将得到的运动目标进行形态学操作和连通域分析,得到分割准确的运动目标轮廓。
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基于轮廓的异常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空间信息表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对步骤S1已经得到的轮廓进行尺度归一化;
步骤S22:对归一化过的轮廓进行R变换,得到轮廓空间信息的特征描述。
4.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基于轮廓的异常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特征降维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将行为序列中每一帧经R变换后的1×180维的特征向量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为一个1×60的向量,依次排列形成一个60×3的矩阵;
步骤S32:对步骤S31得到的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信息贡献率得到一个2×3的矩阵;
步骤S33:对步骤S32得到的降维矩阵,依次展开排成一行,最后得到一个1×6的特征向量,用做最后的特征描述。
5.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基于轮廓的异常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的行为模型参数学习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1:将每个行为所得的特征序列作为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输入;
步骤S42:学习不同行为的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参数并保留。
6.根据权力要求1或5所述的基于轮廓的异常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的行为识别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1:将原始识别序列按照步骤S1到S3转换成行为特征序列;
步骤S52:将所得到的行为特征序列分别与步骤S42存储保留的模型参数进行比较,根据最大似然原则选择最匹配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98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