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害挥发物的消除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78939.7 | 申请日: | 2007-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6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章;周文瑞;张世锋;母军;李瑞;张德荣;赵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L9/01 | 分类号: | A61L9/01;A61L9/0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叶凡;孔祥彦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害 挥发物 消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灭有害化学物质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消除甲醛、苯、氨等有害物质的消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装饰装修、购置新家具、购买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平常的事情。装饰装修和家具制造中往往大量使用涂料和各类人造板。涂料中常常含有苯类及其他有机挥发物,人造板如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等,大都是使用甲醛系胶粘剂、主要是脲醛树脂胶粘剂制造的,存在着甲醛释放问题,常常成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另外,其他一些装饰材料,如墙布、地毯等在制造时也使用了胶粘剂与涂料,也有可观的甲醛及其他有机挥发物释放。总之,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及其他有机挥发物污染的来源很多,尤其是目前我国城市、农村新装修的家居中甲醛及其他有机挥发物污染非常严重,普遍高出国家标准数倍。
同时,中国装饰协会室内空气监测中心曾经对200辆新车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若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有近九成的汽车都存在车内空气甲醛或苯含量超标的问题,大部分车辆甲醛超标都在5-6倍以上。
甲醛对眼、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过敏性鼻炎、免疫功能下降等,导致睡眠不安;甲醛被认为是潜在的致癌物质,可能是鼻癌、咽喉癌、皮肤癌的诱因;长期吸入超量的苯、二甲苯会引发贫血和白血病。因此,消除甲醛、苯等有机挥发物污染,净化室内、车内空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人们消除室内、车内空气中有机挥发物污染的主要方法是使用甲醛等有机挥发物消除剂。但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以及专利技术产品存在着价格高、效果差的问题,在一定时间内的甲醛等的消除量有限,而且效果的持久性差。例如,公开号为CN1404891A的专利申请文献中公开的甲醛消除剂由于使用了酰肼类化合物,因此价格昂贵;公开号为CN1526470A的发明专利申请文献中公开一种甲醛消除剂,其效果不是很理想,甲醛消除率只有7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对甲醛、苯、氨等有害的有机挥发物消除率高、效果持久而且制备成本较低的消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害挥发物的消除剂,包括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
分散介质500-650;酸类化合物:20-160;多元胺类化合物:100-400;盐类化合物:10-80;水性树脂:1-60;乙酸乙酰乙酯:0.1-5;二氧化钛5-30;电气石5-30。
其中,所述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优选为:分散介质550-620;酸类化合物80-120;多元胺类化合物200-300;盐类化合物30-60;水性树脂4-50;乙酸乙酰乙酯0.5-3;二氧化钛10-20;电气石10-20。
其中,分散介质选择为水;酸类化合物选择为无机酸或有机酸;多元胺类化合物选自尿素、三聚氰胺、双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盐类化合物为氯化铵、磷酸铵、硫酸铵、乙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与锆盐化合物混合组成;水性树脂选自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聚乙烯醇、聚乙烯醇-丙烯酸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特别是,原料中分散介质优选蒸馏水、去离子水或井水;酸类化合物选择磷酸、甲酸、乙酸、柠檬酸和没食子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特别是,锆盐选自碳酸锆、硫酸锆、氧氯化锆、磷酸锆中的一种或多种;锆盐占盐类化合物总量的3-15%。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害挥发物消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顺序进行的步骤:
1)按以下重量份配比进行原料备料:分散介质500-650;酸类化合物:20-160;多元胺类化合物:100-400;盐类化合物:10-80;水性树脂:1-60;乙酸乙酰乙酯:0.1-5;二氧化钛5-30;电气石5-30;
2)将上述原料中全部的酸类化合物和多元胺类化合物以及一半的分散介质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加热升温至75-105℃,反应至反应液的pH=5.0-7.5;
3)加入剩余的分散介质以及盐类化合物、水性树脂,降温至35-55℃,保温反应30-50分钟;
4)降温至30℃以下,加入乙酸乙酰乙酯、二氧化钛和电气石,搅拌均匀;
5)球磨机中研磨均匀后出料。
其中,步骤1)中原料重量份配比选择为:分散介质550-620;酸类化合物80-120;多元胺类化合物200-300;盐类化合物30-60;水性树脂4-50;乙酸乙酰乙酯0.5-3;二氧化钛10-20;电气石1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89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