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N2O直接分解的Fe/ZSM-5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8779.6 | 申请日: | 200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0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灿;夏海岸;孙科强;冯兆池;应品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9/42 | 分类号: | B01J29/42;B01D53/5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1602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sub 直接 分解 fe zsm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N2O直接分解的Fe/ZSM-5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特点是改变以往通过液相离子交换方法制备催化剂,而采用固态离子交换的方法来制备,从而能避免铁盐前驱体的水解和沉淀,减少惰性的氧化铁的生成。另外通过选择FeCl3这种容易升华的前驱体,可以使活性相的分布更加均匀。通过添加Ga、B、P和高温焙烧的方法来可以增加N2O分解的活性位,从而提高了其催化活性。
背景技术
氧化亚氮(N2O),俗名笑气,作为一种应用于医疗中的温和的麻醉剂,这种略带甜味的无色气体长期被忽视。然而,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N2O对于大气层的污染和破坏作用。N2O的温室效应能力分别是甲烷和CO2的300和20倍以上,大气中的N2O还可通过转化成NOx而破坏臭氧层。1997年所签署的京都议定书中所明确限定了N2O与其它5种主要温室效应气体(CH4、CO2、HFCs、PFCs以及SF6)的排放。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国家承诺在2008到2012年之间将这六种温室气体至少减排5%。人类生产活动产生的N2O主要来源于己二酸、硝酸的生产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如火力发电)。另外,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可使尾气中的NOx转化成N2O,这种N2O排放源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预计在不久的将来,N2O的限制排放将必然实施。
己二酸生产过程的尾气中N2O的浓度高达25-40vol.%,N2O分解所释放的热量可使催化剂床层温度升至900K以上。目前已开发有多种催化技术手段。控制这个工艺中N2O排放相对容易。然而,如何控制硝酸的生产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中的N2O排放却是一个难题。在上述两种来源中,尾气中N2O浓度小于0.5vol.%,并且存在较高浓度的H2O、NO、O2、SO2。负载型过渡金属(Cu、Co、Ni)和贵金属(Rh、Pd、Ru)催化剂虽然对He-N2O混合气中N2O分解具有很高的活性,然而反应原料气中存在少量H2O、NO、O2或SO2会使上述催化剂迅速失活或显著抑制其活性。
Fe/ZSM-5催化剂对N2O分解(烃类的选择催化还原(SCR)和直接催化分解)表现出独特而优异的性能。Fe/ZSM-5上N2O的烃类选择催化还原反应在水汽和SO2存在下可保持较高的稳定性,这与其它金属/分子筛催化剂(如Cu/ZSM-5)形成鲜明对比。近期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在某些Fe/ZSM-5催化剂上,N2O的直接催化分解甚至在较高浓度的H2O、NO、O2、SO2的存在下,还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活性。这些发现为消除硝酸生产尾气中稀N2O的排放提供了极具希望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Fe/ZSM-5催化剂在N2O直接分解反应中表现出很好的工艺前景。因此,如何合成出高活性、高稳定性的催化剂是关键之一。一般文献和专利采用的方法是主要通过水热合成、液相离子交换和化学气相沉积(CVD)(US patent:6143681)的方法。水热合成的方法主要的缺点是引入骨架位的铁的含量有限,很难合成具有高铁含量的催化剂。液相离子交换方法的缺点在于铁物种在水溶液中容易沉淀,从而容易形成惰性的氧化铁颗粒;另外这种方法重现性比较差。而化学气相沉积方法(CVD)的缺点是铁物种的含量无法控制,容易生成大量的氧化铁纳米粒子。中国专利(CN 158296A)虽然也采用了固相交换的方法,但是有催化剂的分散不均匀和容易形成大块的氧化铁的缺点。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87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条及卡网骨架
- 下一篇:一种服务访问方法及系统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