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分组数据切换业务边界测试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8738.7 | 申请日: | 200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8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郑显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4 | 分类号: | H04Q7/34;H04Q7/38;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分组 数据 切换 业务 边界 测试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高速分组数据切换业务边界测试的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终端、无线接入网络、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和后台数据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后台操作控制模块,用于按正常情况配置所述无线接入网络,并根据测试目的构造所述无线接入网络的异常条件,报告所述无线接入网络运行中的信令,以根据所述信令分析所述无线接入网络的信令流程是否正常,并报告所述异常条件下产生的异常信息,以根据所述异常信息分析存在潜在问题的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分组数据切换业务边界测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网络包括基站收发信机和基站控制器,所述基站收发信机包括基站信道单元处理模块和基站无线控制模块,所述基站控制器包括基站控制器信令处理模块、基站控制器业务处理模块和分组数据控制模块。
3.一种高速分组数据切换业务边界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正常情况配置无线接入网络,无线接入终端在所述无线接入网络中发起呼叫,对所述无线接入网络进行切换测试;
步骤2,根据测试目的构造所述无线接入网络的异常条件;
步骤3,在所述异常条件下对所述无线接入网络进行切换测试,根据信令分析所述无线接入网络的信令流程是否正常,并根据所述异常条件下产生的异常信息分析存在潜在问题的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分组数据切换业务边界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条件为资源预留失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分组数据切换业务边界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预留失败包括基站收发信机资源预留失败和基站控制器资源预留失败,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通过闭塞基站信道单元处理模块资源,和/或,修改驱动代码以构造基站收发信机资源预留失败,通过修改基站控制器应用处理模块代码以构造基站控制器资源预留失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分组数据切换业务边界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条件为定时器超时,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通过修改定时器数值构造所述异常条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分组数据切换业务边界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条件为路由更新消息中包含干扰导频,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通过配置相邻导频信道号构造所述异常条件。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分组数据切换业务边界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条件为切换的目标小区过载,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通过闭塞切换的目标小区侧的基站信道单元处理模块中的信道处理单元构造所述异常条件。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分组数据切换业务边界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条件为切换区域的信号强度低于特定值并且变换频率高于特定值,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通过降低切换去和切换加门限至特定值,在保证有效集中导频不低于特定值的前提下,降低所述切换区域的前向发射功率至特定值,或/和,通过交换切换加和切换去门限值以构造所述异常条件。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分组数据切换业务边界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条件为多载频配置,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通过配置多载频构造所述异常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87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煞车装置
- 下一篇:采用活性炭对减压渣油超临界萃取残渣进行催化加氢转化的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