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态切换开关、晶闸管阀体及其强迫切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8457.1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3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亮;李金元;李志兵;崔博元;王松岑;蔡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B11/167 | 分类号: | H02B11/167;H02J9/04;H03K17/13;H03K17/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尚志峰;韩涌涛 |
地址: | 10003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切换 开关 晶闸管 阀体 及其 强迫 方法 | ||
1.一种固态切换开关,包括控制单元、机械开关和晶闸管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开关和晶闸管阀体采用小车安装,并且所述机械开关和所述晶闸管阀体并联,所述控制单元在控制过程中同时判断所述机械开关位置状态与电流过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旁路开关柜,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机械开关和所述晶闸管阀体旁路连接,用于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以CAN通讯和SPI同步串口通讯为基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开关为电磁斥力机构和双稳态组合碟簧保持机构,包括:内置于触头簧结构中的合闸液压缓冲器,大功率脉冲电源,固封极柱和不锈钢构件,以及用于回报开关位置的快速响应光电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闸管阀体为压装式结构。
6.一种用于固态切换开关的晶闸管阀体的强迫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闸管阀体包括:主电源;第一晶闸管(V11)和第二晶闸管(V12),第一晶闸管(V11)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晶闸管(V12)的输入端,并连接至所述主电源的输出端;备用电源;第三晶闸管(V21)和第四晶闸管(V22),第三晶闸管(V21)的输出端连接至第四晶闸管(V22)的输入端,并 连接至所述备用电源的输出端;第一晶闸管(V11)的输入端、第二晶闸管(V12)的输出端、第三晶闸管(V21)的输入端、和第四晶闸管(V22)的输出端连接在一起,共同连接至安装的负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到所述主电源故障后,先移除第一晶闸管(V11)和第二晶闸管(V12)触发脉冲,并判断电流i1方向,
若i1大于0,首先开始触发第三晶闸管(V21),
1)若u1大于u2,第三晶闸管(V21)不能导通;
2)若u1小于u2,第三晶闸管(V21)此时开始导通,并迫使i1加速过零;
3)待检测到i1过零后,延时触发第四晶闸管(V22);
若i1小于0,首先开始触发第四晶闸管(V22),
1)若u1大于u2,第四晶闸管(V22)不能导通;
2)若u1小于u2,第四晶闸管(V22)此时开始导通,并迫使i1加速过零;
3)待检测到i1过零后,延时触发第三晶闸管(V21);
其中,i1是所述主电源输出端的电流,u1是所述主电源输出端的电压,u2是所述备用电源输出端的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迫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i1接近0,则延时确保i1在没有外界强迫的条件下可靠过零关断,然后同时触通第三晶闸管(V21)和第四晶闸管(V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北京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84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模型的去扭曲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用于处理远程外壳命令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