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余热锅炉的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8272.0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1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炎;陈逢胜;张计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6 | 分类号: | F22B1/16;F22B21/34;F22B37/34;F22D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锅炉 循环系统 | ||
1.一种余热锅炉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汽包,所述汽包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向汽包内供水的进水管,自然循环出水管,强制循环出水管,自然循环回流管,强制循环回流管,和出汽管;
自然循环热交换器,所述自然循环热交换器设置在余热锅炉的自然循环受热面处且所述自然循环热交换器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通过自然循环出水管和自然循环回流管与汽包相连,其中所述自然循环受热面包括余热锅炉炉体的上升段烟道、下降段烟道和对流段烟道的受热面;
强制循环热交换器,所述强制循环热交换器设置在余热锅炉的强制循环受热面处,且所述强制循环热交换器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通过强制循环出水管和强制循环回流管与汽包相连,其中所述强制循环受热面包括余热锅炉炉体的冷却屏、过渡段烟道的受热面和安装在对流段烟道内的对流管束的受热面;和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安装在强制循环出水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循环热交换器由设置在自然循环受热面处的热交换管构成,且所述强制循环热交换器由设置在强制循环受热面处的热交换管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锅炉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循环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管的进口通过分配联箱与自然循环出水管相连且自然循环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管的出口通过汇集联箱与自然循环回流管相连,及
强制循环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管的进口通过分配联箱与强制循环出水管相连且构成强制循环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管的出口通过汇集联箱与强制循环回流管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循环热交换器由自然循环受热面处的余热锅炉炉体的壁构成,且所述强制循环热交换器由强制循环受热面处的余热锅炉炉体的壁构成,其中余热锅炉炉体的壁由膜式水冷壁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热锅炉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式水冷壁由管和金属棒相互间隔焊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热锅炉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式水冷壁由管与管相互焊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热锅炉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式水冷壁由管与板相互焊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82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赛徒步专用鞋
- 下一篇:一种业务订阅方法、系统、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