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任意区域的色彩校正特技调节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8204.4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8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晏晓锋;郝小峰;杨朝;何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9/64 | 分类号: | H04N9/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 明;王 瑛 |
地址: | 100080北京市海淀区西草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任意 区域 色彩 校正 特技 调节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视频文件的编辑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任意区域的色彩校正特技调节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在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视频深度编辑,对视频画面做色彩校正特技调节时,除了需要对视频的整个画面进行调节之外,还可能要对画面内的某个特定区域进行更加准确地调节。目前,其它非编软件对画面内局部特定区域进行处理的方式是使用两个角点构成的矩形或者椭圆来描述该特定区域,将特技效果作用于该区域内,这样虽然可以满足一般的区域选择,但是对于更加复杂的轮廓(比如人脸、花瓶等等)矩形和椭圆就不能准确的进行表现,从而也就影响了最终画面的制作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非线性编辑系统对视频文件应用色彩校正特技时,无法准确表现局部复杂轮廓这一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准确的表现任意区域的色彩校正特技调节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任意区域的色彩校正特技调节方法,该方法在视频界面上采用三次Bezier曲线描述一个或多个区域,在界面上绘制若干条闭合的Bezier曲线,在绘制Bezier曲线时,设计端点和子曲线两个数据结构,具体为:在描述Bezier曲线的端点时,每个端点都被链接入一个端点的顺序链表中,端点在这个链表中的顺序决定了端点在整个Bezier曲线中的顺序,每个端点还会被链接入一个排序的链表中和一颗红黑树中,该排序的链表对端点以其x轴坐标的数值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在红黑树中也同样以x坐标排序;在描述Bezier子曲线时,每个子曲线被链接入四个排序链表和四颗红黑树中,即分别以上下左右四个边界的数值排序的排序链表,以及分别以上下左右四个边 界的数值排序的红黑树;在判断某一定点(x0,y0)是否在Bezier曲线的端点或控制点上时,检查该点与这条子曲线中的端点或控制点的距离是否在一个给定的误差范围内;在判断某一定点(x0,y0)是否在某条Bezier子曲线上时,首先求出一条值为y0的水平线或者值为x 0的垂直线与子曲线的交点,然后判断这些交点与(x0,y0)的距离是否在一个给定的误差范围内;将特技效果只作用于闭合的Bezier曲线所包含的区域内。
如上所述的任意区域的色彩校正特技调节方法,该方法使用直线插值的方法实现动态跟踪区域位置的变化。
一种任意区域的色彩校正特技调节系统,包括:
曲线数据模块,用于描述由若干段3次Bezier子曲线连接而成的曲线;
曲线绘制模块,用于提供操作界面及按钮,调用Bezier曲线数据模块产生曲线、绘制曲线以及精确修改曲线;
曲线区域数据处理模块,用于保存及读取曲线实例,并对关键帧上的曲线进行直线插值,求取非关键帧上曲线区域的位置;
特技设置接口模块,用于递曲线组给渲染模块;
特技渲染模块,用于在接到特技设置接口模块传下来曲线区域后在区域内渲染特技;
色彩校正特技模块,用于在接到特技设置接口模块传下来曲线区域后在区域内渲染特技。
本发明采用三次Bezier曲线来描述视频画面的一个或多个特定区域,从而可以将复杂的轮廓更加清楚准确的予以表现。由于视频数据一般是动态的、序列化的,在不同的关键祯上,某一选定的区域在画面中的位置很有可能会发生变化,本发明可以通过使用直线插值的方法达到动态跟踪区域位置变化的效果,从而提高视频图像的编辑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node list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直线插值方法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所提供的任意区域的色彩校正特技调节方法,是在视频界面上采用三次Bezier曲线描述一个或多个区域,在界面上绘制若干条闭合的Bezier曲线,将特技效果只作用于闭合的Bezier曲线所包含的区域内。
几何学中连续的Bezier曲线由若干端点组成,每个端点带有一个或两个控制点,端点构成曲线的位置,控制点控制曲线在某端点处的走向,这样的Bezier曲线可以描述任意形状的曲线。
Bezier曲线的推导公式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82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演播室中初始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路视频信号合成处理多轨特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