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碳化合物绝缘负荷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7553.4 | 申请日: | 200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6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强;郭卉;牛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H33/60 | 分类号: | H01H33/60;H01H33/7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关玲;成金玉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 绝缘 负荷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荷开关,特别涉及氟碳化合物绝缘负荷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负荷开关有真空负荷开关、多油负荷开关、少油负荷开关、产气式负荷开关、SF6气体绝缘负荷开关等。其中,真空负荷开关的密封工艺比较复杂;多油负荷开关和少油负荷开关因采用了可燃的矿物油,有引起燃烧和爆炸的隐患;产气式负荷开关不适合用于频繁工作的场合;SF6气体绝缘负荷开关采用了SF6作为灭弧介质,但SF6气体的全球温暖化系数GWP是CO2的23900倍,且分解后的分解物(HF和SF4、SO2、SOF2、SOF4、SO2F4等)含有剧毒或带有强腐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主要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油负荷开关和SF6气体绝缘负荷开关的缺点,提出一种氟碳化合物绝缘负荷开关。
本发明包含两种氟碳化合物气体、液体或气液两相绝缘负荷开关:一种氟碳化合物液体或气液两相绝缘负荷开关是采用氟碳化合物液体或氟碳化合物气液两相混合物替换变压器油;另一种氟碳化合物气体或气液两相绝缘负荷开关是采用氟碳化合物气体或氟碳化合物气液两相混合物替换SF6气体。
本发明将氟碳化合物放置在负荷开关的灭弧室中,在负荷开关分断过程中,利用氟碳化合物吸收电弧产生的能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氟碳化合物介质包括全氟碳、氟碳氧、氟碳氢或氟碳氮化合物等,其典型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个系列:
1)Vertrel系列,包括:XF(HFC 43-10mee)、XM(HFC 43-10/甲醇)、XE(HFC 43-10/乙醇)、XP(HFC 43-10/IPA)、MCA(HFC 43-10/t-DCE)、MCA+(HFC 43-10/t-DCE/环戊烷)、SMT(HFC 43-10/t-DCE/甲醇)、XMS(HFC 43-10/t-DCE/环戊烷/甲醇)、XMS+(HFC 43-10/t-DCE/环戊烷/甲醇)、X-DA(HFC 43-10/表面活性剂/抗静电剂)、X-B3(HFC 43-10/乙二醇丁醚)、Xsi(HFC 43-10/OS-10)、XH、X-P10等。
2)ASAHIKLIN系列,包括:AE-3000,AE-3100E,AK225等。
3)全氟叔胺系列,包括:全氟三乙胺(简称FY-131)、全氟三丙胺、全氟三丁胺(简称FY-111)、全氟三戊胺(简称FY-121)、全氟环醚(简称FY-04),以及美国3M公司的以下牌号的注册产品:FC-40、FC-43、FC-70、FC-71、FC-72、FC-722、FC-77、FC-84、FC-87、FC-104、FC-3283、FC-5312、H-27、H-125、H-100、H-400、H-190、HFE-7100、PF-5060、PF-5080、FX-3250等。
以上三个系列的介质均具有无色、无味、无毒(或低毒)、不燃烧等特点。
本发明中若采用的氟碳化合物介质为液体或气液两相混合物则为氟碳化合物液体或气液两相绝缘负荷开关,若为气体或气液两相混合物则为氟碳化合物气体或气液两相绝缘负荷开关。
氟碳化合物绝缘负荷开关由操动机构、传动机构、支架、动触头、静触头、灭弧室、氟碳化合物、拉杆等组成。
合闸时,操动机构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动触头做直线运动,与静触头碰撞,并保持在闭合位置。分闸时,当操作机构脱扣,通过传动系统使动触头做直线运动,与静触头分离,从而使负荷开关保持在断开的位置上。
本发明氟碳化合物液体或气液两相绝缘负荷开关的灭弧室内充有氟碳化合物液体,氟碳化合物液体或气液两相混合物起到断点间绝缘和灭弧的作用。
本发明氟碳化合物气体或气液两相绝缘负荷开关的灭弧室为压气式灭弧室,分闸时,压入灭弧室的氟碳化合物气体起灭弧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一氟碳化合物液体绝缘或气液两相绝缘负荷开关结构示意图。图中:10操动机构、20拉杆一、30传动机构、40拉杆二、50油箱、60灭弧室、70动触头、80静触头、90氟碳化合物液体、100支架、110电容套管、120绝缘喷口。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二氟碳化合物气体绝缘或气液两相绝缘负荷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操动机构、30传动机构、60灭弧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75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无人机的航空近景摄影位移测量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仿真纹人造石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