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层匹配的视频广告识别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77523.3 | 申请日: | 2007-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2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 发明(设计)人: | 赵耀;刘楠;朱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K9/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光松 | 
| 地址: | 100044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层 匹配 视频 广告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视频广告识别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分层匹配的视频广告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大容量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运用各种手段大量的采集和生产了各种类型的多媒体信息数据。多媒体已成为信息高速公路上传送数据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些多媒体信息中,数字化媒体结合了视觉和听觉,有效地向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具有重要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多媒体数据流中,既包括结构化的数据也含有非结构化数据。在多媒体数据中除了包含传统的文本和数字外,其它主要包含的数据类型还有: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以及上述各种媒体的组合。为了能够在数据量巨大和结构复杂的多媒体数据中快速的定位感兴趣的信息,人们提出了比较有效的检索算法——基于内容的多媒体信息检索(Content-based multimedia informationretrieval,CMIR)。所谓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是指对多媒体数据(如视频、音频流等)中所蕴藏的物理和语义内容进行计算机分析和理解,以方便用户查询,其本质是对无序的多媒体数据流结构化,提取语义信息,保证多媒体内容能被快速检索。多媒体检索与文本信息检索相比要复杂的多。
广告视频检索作为多媒体视频检索的一个方面,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因为广告视频在日常的信息传递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广告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个媒体平台,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广告作为媒体中商业信息的主要载体在数字化的今天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伴随着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数字电视技术在个人与专业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电视节目转录软件,电视节目监测系统等。如何通过计算机自动甄别广告与正常的视频节目成为了迫切的市场需要。
通过观察,广告的受众可以分为一般观众群体、广告公司和监测机构,不同的人群对广告内容的需求不尽相同。对于观众来说,一方面广告影响了正常的视频节目的播放,扰乱了人们正常地观看模式,有时用户在录制电视节目的过程中,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存储空间,录制这些对自己没有用处的信息。另一方面,观众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众多广告中,快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广告公司而言,广告视频在商业信息的传递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他们通过对广告的分析,帮助客户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情况,检测电视台是否完全履行广告合同或是通过监测其他广告公司的广告提高自身的广告创作技术。监测机构往往是隶属于国家的专业管理部门,他们实时监测广告,保留违法的证据与信息用以查处违反国家政策法规的公司与个人,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每一天,各个电视台都会产生海量的视频数据,如果对广告的监测、过滤、分析等工作,完全通过人工来完成,处理一个电视台一天的广告数据,往往需要耗费多名工作人员四五天的工作量,如果考虑到全国多个电台的监测,工作量更是呈现指数级的增长。如何开发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广告的电视监测系统,分析、监测、滤除广告,越来越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与关注。
针对广告视频和普通节目视频之间的特征区别,人们提出了很多的广告检索算法。根据检索算法基于的特征不同,比较实用的广告监测系统的检索算法大体上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1、基于标识的方法(Logo-based methods)
此方法是最早被提出用于广告视频定位的方法。它主要是利用电视台的台标来进行检测的。电视台在播放一般的节目时会将自己的台标显示出来,而当播放广告时一般就会隐去台标,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检索台标的存在与否来区分广告视频和一般视频。台标一般分为三种:静态台标、半透明台标和动态台标。针对不同形态的台标,都有相应的检索算法,以实现对广告视频的定位。其中对于静态台标的研究是比较深入的,而且应用得很广泛。但是对于后两种台标,因为其自身的制作手法和演示特点,检测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还没有比较成熟的检测算法。
2、基于规则的方法(Rule-based method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75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