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烟酸氨氯地平和沙坦类药物的治疗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7183.4 | 申请日: | 2007-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3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勇;陈艳明;付俊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康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1 | 分类号: | A61K31/41;A61K31/4184;A61K31/4422;A61P9/12;A61P3/10;A61P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56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烟酸 平和 类药物 治疗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酸氨氯地平和沙坦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包含烟酸氨氯地平组合物和沙坦类化合物组合物的联合用药的药盒。上述组合物或药盒可被用于治疗患有高血压、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和/或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及治疗存在心脏危险症状的患者(包括人类)。
背景技术
高血压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目前,欧美一些国家高血压发病率已高达20%,据统计,美国有4300万人患高血压;我国高血压平均发病率为11.88%,我国超过1.4亿人患高血压,富裕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已高达14%,近年来,并且还在以每年超过300万人的速度增长。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成人血压超过21.3/12.6kPa(160/95mmHg)者。高血压按发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及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0%;继发性高血压约占5%~10%。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如继发于肾动脉狭窄、肾实质病变、嗜铬细胞瘤、妊娠、或因药物所致等。原发性高血压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血压调节功能失调所致,病因未完全阐明,但其药物治疗在近几十年中已有显著进展。
由于高血压的影响,每年又有大量的人患有脑出血、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的可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确能控制血压并减少或防止心、脑、肾等并发症,如心衰、猝死等,从而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延长寿命。多数高血压患者最终需长期服药以控制症状,若能配合非药物治疗,如低盐饮食、减少饮酒、控制体重、改变生活方式等,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抗高血压的药物很多,根据药物的作用机理及部位,可将抗高血压药物分成以下几类:(一)利尿药,主要影响血容量的抗高血压药,如氯噻嗪类利尿剂;(二)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剂,影响血管紧张素II形成的抗高血压药,如卡托普利;(三)β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四)钙拮抗药,如硝苯地平;(五)交感神经抑制药,包括1.主要作用于中枢部位的抗高血压药,如可乐定;2.神经节阻断药,如美加明;3.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4.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如哌唑嗪、拉贝洛尔。(六)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抗高血压药,如肼屈嗪。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研究技术的发展,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迅速,并有了重大的突破。血管紧张素II受体有四种亚型,即AT1、AT2、AT3和AT4。在人体心血管、肾上腺皮质和肾脏中,AT1受体占绝对优势,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是具有选择性的AT1受体抑制剂。
自1994年血管紧张素II(Ang II)受体抑制剂上市后,研究人员在其母核的基础上,对其化合物结构加成、衍生、修饰,不断增强了其降血压疗效,延长了作用时间,减少毒副作用,进一步推动了这类药物的发展进程,从而形成了称之为“沙坦类”的系列化学药物。沙坦类药物是近年来研制的一类新型药物,具有全新的降压机理,降压作用平稳、疗效好、作用时间长、患者耐受性好,目前已成为抗高血压的一线治疗用药,目前正在开展其治疗糖尿病和心衰的临床研究。目前临床使用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抑制剂为非肽类药物,包括氯沙坦钾、厄贝沙坦、坎地沙坦、他索沙坦、依普沙坦、替米沙坦及缬沙坦。
氨氯地平及相关的二氢吡啶化合物公开于美国专利4,572,909,该文在此引作参考,它们是有效的抗局部缺血药和抗高血压药。美国专利4,879,303,该文在此引作参考,公开了氨氯地平磺酸盐(也称作磺酸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磺酸盐目前以“Norvasc”商品名出售。氨氯地平磺酸盐和氨氯地平及其它可药用酸加成盐可用作抗高血压药和抗局部缺血药。中国专利CN00,124,812公开了烟酸氨氯地平,该文在此引作参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康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康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71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