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数字拼音对称码输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6321.7 | 申请日: | 200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9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善;朱钦芦;王颖;朱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善庐汉字对称码应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H04M1/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1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数字 拼音 对称 输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汉字输入方法,属于计算机汉字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机或固定电话等通讯设备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在中国就已经有五亿多人在使用手机。手机或固定电话除了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上进行双方的语音方面的交流以外,有更多的人们利用手机进行双方的文字信息方面的交流,即用汉字发送文字短信息。
大多数使用手机或固定电话发送汉字短信息的人们使用的输入方式是汉语拼音方式。由于目前手机或固定电话中的汉字字库是根据GB2312标准设计的,该汉字字库含汉字6763个。直接在0-9数字键上使用汉语拼音的方式很方便,但是其缺点就是人们常常要在数十个汉字或上百个重码汉字中去查找你所要的汉字。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如果仅仅使用汉语拼音进行短信交流,再不断翻页去查找汉字,这样既影响了输出汉字速度,也会影响了人们信息交流的速度。
我们多年来通过对6763个汉字的仔细研究,发现了在这些汉字中都存在着共同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特征和规律。利用这特征,将6763个汉字分成了十类,人们在输入某汉字的汉语拼音后,再紧接着输入该汉字的类别数字键,对于绝大多数的汉字就可以不用翻页去烦琐地查找所需要的汉字,这样就会大大地提高其输入速度,因此也可以减少人们在进行短信交流的时间。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根据我们发现汉字中存在的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特征和规律,提出一种可以在手机或固定电话等通讯设备中,用0-9个数码就可以实现的简单易学的汉字输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使用手机或固定电话键盘数字进行的对称码汉字输入法,其步骤是:根据汉字结构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将汉字进行分类,每类汉字用键盘上一个表示其对称类别的数字编码,对汉字的汉语拼音用键盘上的一个数字编码,每个汉字的输入用该汉字的汉语拼音字母所设定的数字编码键+其类别编码即可。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措施中:
所述汉字的分类为:独体类(简称“独”)、上对称类(简称“上”)、包围类(简称“包”)、左对称类(简称“左”)、左右对称类(简称“左右对”)、右对称类(简称“右”)、左右非对称类(简称“左右非”)、下对称类(简称“下”)、上下非对称类(简称“上下非”)、中心对称类(简称“中”)汉字,分别用数码1,2,3,4,5,6,7,8,9,0编码。
对汉字的汉语拼音字母的设定,分别用数字键盘上的2对“abc”进行编码、3对“def”进行编码、4对“ghi”进行编码、5对“jkl”进行编码、6对“mno”进行编码、7对“pqrs”进行编码、8对“tuv”进行编码、9对“wxyz”进行编码。
本发明输入法的优点是:
1.只要会发音,即使不会写的汉字也能输入;
2.不需要人们记忆大量的部首和字根;
3.该输入法简单,易学,便于推广;
4.本输入法可以使得绝大多数手机或固定电话中的汉字不用翻页去查找所需要的汉字。这是单纯的汉语拼音输入法所不能达到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际的例子对本发明作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手机或固定电话中数字键盘的数字对称码汉字输入方法。
一、 汉字结构的分析
从汉字的结构上来说,汉字可以分成独体型、包围型、上下型和左右型四种形式。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汉字具有非常明显的对称性特征和非对称性特征。根据这个特征,我们将GB2312标准中的6763个汉字分成了十类。下面我们将逐一说明:
1独体类:大多数此类汉字以单一的部件为一个汉字。而且该汉字的左右部分或者上下部分均为不对称或不相同。
如:子、之、久、止、才、乍、丐、也、幺、弓等。
2上对称类:上下型或上中下型的汉字,该汉字的上部分自身对称,如:如:夺、斧、楚、豪、奇、翟、瞿、牵、裳、羡等。
3包围类:该类汉字包括两包围、三包围和四包围类汉字。
两包围汉字如:远、贰、世、处、裁、原、厘、仄、肩、建、武等;
三包围汉字如:区、巨、匡、匠、医、匹、叵、匣、闯、夙、罔、阚、阀等;
四包围汉字如:圈、囫、囵、囿、团、国、囹、圄、围、圃、等;
4左对称类:左右型或左中右型的汉字,其左部件自身对称,如:鸭、财、就、烬、靳、鸡、极、融、郊、畸、悸、等;
5左右对称类:左右型或左中右型的汉字,其左右部件或左中右部件都自身对称,如:柑、鼓、股、姑、咕、辞、醋、粗、豁、和、幅、糊、瑚、臌、醐、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善庐汉字对称码应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善庐汉字对称码应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63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