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无级变速器及其动力模式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6104.8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1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峰;温旭辉;陈静薇;范涛;郭希铮;郭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3/72 | 分类号: | F16H3/72;F16H61/32;F16H5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关玲;成金玉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无级 变速器 及其 动力 模式 | ||
1.一种电力无级变速器,包括双机械端口电机和行星齿轮;双机械端口电机为同心布置的三层结构,最外层是定子(1),中间是外转子(3),最内层是内转子(2);行星齿轮由行星架(8)、太阳轮(7)和齿圈(6)组成,其特征在于行星架(8)与发动机轴(21)固连,行星齿轮的太阳轮(7)与双机械端口电机的内转子(2)固连;行星齿轮的齿圈(6)和动力总成壳体(14)之间装有第一制动器(9),通过控制第一制动器(9)的制动和松开完成齿圈(6)的制动和自由运动,发动机轴(21)与动力总成壳体(14)之间装有第二制动器(5);通过控制第二制动器(5)的制动与松开完成发动机(17)的制动和自由运动:齿圈(6)与第一过渡盘(10)固连,外转子(3)与第二过渡盘(12)固连;离合器主动盘(4)固定在动力总成壳体(14)上,主动盘(4)动作时,把两个过渡盘(10、12)吸合在一起,使两个过渡盘(10、12)以相同的转速旋转;输出链轮(15)与外转子(3)固连;通过啮合在输出链轮(15)上的钢链(16),把外转子(3)上的动力传递到减速齿轮组(18),经由差速器(19)最终传递到驱动轮(20),推动车辆行驶。
2.一种电力无级变速器,包括双机械端口电机和行星齿轮;双机械端口电机是同心布置的三层结构,最外层是定子(1),中间是外转子(3),最内层是内转子(2);行星齿轮由行星架(8)、太阳轮(7)和齿圈(6)组成,齿圈(6)与发动机轴(21)固连,行星齿轮的太阳轮(7)与双机械端口电机的内转子(2)固连;行星齿轮的齿圈(6)和动力总成壳体(14)之间装有第二制动器(5),通过控制第二制动器(5)的制动和松开完成齿圈(6)的制动和自由运动,其特征在于行星架(8)与动力总成壳体(14)之间装有第一制动器(9);通过控制第一制动器(9)的制动与松开完成行星架(8)的制动和自由运动:行星齿轮的行星架(8)与双机械端口电机的外转子(3)通过离合器相连,通过控制离合器的吸合和松开完成外转子(3)与行星架(8)的连接和脱开;第一过渡盘(10)与行星架(8)固连,第二过渡盘(12)与外转子3固连;离合器主动盘(4)固定在动力总成壳体(14)上,离合器主动盘(4)动作时,把两个过渡盘(10、12)吸合在一起,使两个过渡盘(10、12)以相同的转速旋转;输出链轮(15)与外转子(3)固连;通过啮合在输出链轮(15)上的钢链(16),把外转子(3)上的动力传递到减速齿轮组(18),经由差速器(19)最终传递到驱动轮(20),推动车辆行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电力无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制动器(9)制动,第二制动器(5)和离合器松开时,动力系统工作在第一种混联混合动力模式;当第一制动器(9),第二制动器(5)松开,离合器闭合时,动力系统工作在第二种混联混合动力模式;当第一制动器(9),第二制动器(5)松开,离合器闭合时,控制内转子(2)和太阳轮(7)的转速和发动机(17)转速相同时,动力系统工作在并联混合动力模式;当第一制动器(9)闭合,第二制动器(5)闭合,离合器松开,动力系统工作在第一种纯电动方式驱动车辆;当第一制动器(9)闭合,第二制动器(5)松开,离合器松开时,控制内转子(2)不转动,动力系统工作在第二种纯电动方式驱动车辆;当第一制动器(9)松开,第二制动器(5)闭合,离合器松开,这时,动力系统工作在第三种纯电动方式驱动车辆;切换第一制动器(9)、第二制动器(5)以及离合器的打开和关闭,在第一、第二混联混合动力模式和纯电动模式之间自由切换;控制内转子(2)的转速可以控制电力无级变速器在混联混合动力模式和并联混合动力模式间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61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Web方式下的远程设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