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均匀空间划分的场景可见性裁剪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6016.8 | 申请日: | 200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5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辉;梁爱民;于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5/30 | 分类号: | G06T1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贾玉忠;卢纪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均匀 空间 划分 场景 可见 裁剪 方法 | ||
1.一种基于非均匀空间划分的场景可见性裁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进行场景组织
首先进行非均匀化松散八叉树场景的构造,形成松散八叉树的场景组织方式,然后进行松散八叉树的更新;
(2)视点排序
当松散八叉树建立完成更新后,依据视点对松散八叉树节点进行排序,以最大化遮挡查询的效率;
(3)进行可见性裁剪
首先进行视锥体裁剪,将视锥体外部的数据裁剪掉,然后进行遮挡裁剪,将视锥体内部被其它物体遮挡的物体裁剪掉,最后进行细节裁剪,以将在最终图像的投影区域过小的可见物体忽略,经过上述的裁剪处理,可以裁剪场景中对最终图像没有贡献的物体,从而减少绘制的开销,提高复杂场景的绘制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均匀空间划分的场景可见性裁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非均匀化松散八叉树场景构造的步骤如下:
(1)根据公式L=k×w/2d调整节点包围体的大小;
(2)建立约束体系,规定八叉树的最大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均匀空间划分的场景可见性裁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松散八叉树的更新步骤如下:
(1)确定物体所处的相应深度层次;
(2)求得在相应深度层次的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均匀空间划分的场景可见性裁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视点排序的步骤如下:
(1)通过对节点进行编码,来区分不同的节点;
(2)根据距离从近到远选择相应的节点;
(3)对节点进行递归的遍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均匀空间划分的场景可见性裁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视锥体裁剪的步骤如下:
(1)将节点与视锥进行相交测试;
(2)将可见节点内的物体插入查询队列;
(3)对孩子节点进行相交测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均匀空间划分的场景可见性裁剪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步骤(3)中遮挡裁剪的步骤如下:
(1)对下层节点提出遮挡查询;
(2)可见叶子节点中的物体依据视点到包围盒中心的距离进行排序;
(3)对物体依据其包围体进行精确遮挡查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均匀空间划分的场景可见性裁剪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步骤(3)中细节裁剪的步骤如下:
(1)取得物体可见像素的数量;
(2)将小于预定义阈值的物体裁剪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601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