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高密度种植的李树树形及其树体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5547.5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0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贾克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长远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高密度 种植 李树 树形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栽培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于高密度种植的李树树形及其树体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矮化密植栽培可以大幅度缩短果树的幼树期和初果期,有利于早期丰产和果园作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几十年来,世界各国主要通过选育和应用矮化砧木、矮化品种和矮化技术来减小和控制树体的大小。然而乔砧果树密植必须要采用适合密植的树形、整形修剪和树体控制方法,否则随树龄增大,必将出现果园郁闭,果品产量、质量下降,田间操作不便等问题。
树形和树体大小是由树体的骨架结构决定的。树形不同,树体的骨架结构不同,树冠体积的大小也不相同。换句话说,树形不仅决定了树体的形状,而且决定了树体大小,即树形决定树体的高度和冠幅大小。每种树形都有其特定的树高和冠幅,树形不同,其树高和冠幅也不相同。树高是决定果园作业便利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冠幅则是决定果树栽植密度的关键的因素。高密度栽培(1500株/hm2以上)的乔砧果园必须采用无主枝小冠幅树形,再配以有效的控冠技术才能将树体大小控制在有限的空间范围之内,从而实现早丰产、优质高产稳产的栽培目标。
目前李树的树形主要有以下四种:
(1).自然圆头形:李树树形有相当一部分是自然生长或放任树改造而成的。干高30~50厘米,5~8个主枝,错开排列,主枝上每隔30~50厘米留一侧枝,侧枝上配备枝组,或用大型枝组代替侧枝。树体整形比较简单,苗木栽上以后,在40~60厘米处剪截苗干,任其生长,然后保留5~8个骨干枝,除中心主枝外,其余各主枝均向树冠外围伸展。这种树形修剪量少,成形快,结果早,丰产早,适合株行距4×5-6m的一般密植李园,但进入盛果期后树冠内膛易空虚,出现“光腿”现象,并导致产量品质下降。
(2).疏散分层形:有明显的中央领导干,主干高30~50厘米,全株6~10个主枝,分层着生在中央领导干上。第1层3~4个主枝,按邻接或邻近排列,层内距30厘米左右;第2层2个主枝;第3层1~2个主枝,彼此间水平夹角基本相同。有的在第3层主枝以后,把中央领导干去掉,也有配备第4、5层主枝的。第3层以上的主枝只留1个侧枝。第2层与第1层主枝的层间距60~100厘米,以后各层间距40~60厘米,越向上越小。每个主枝上配备1-3个侧枝,一般第一层3个,第二层2个,第三层以上(含第三层)各1个。这种树形的特点是树冠大,主枝多,层次分明,上下分布均匀,内膛不易空虚,但成形较晚,适合株行距5×6-7m的稀植李园或4×5-6m的一般密植李园。
(3).自然开心形:干高20~40厘米,没有中央领导干,全株3~4个主枝,均匀分布,主枝上配备侧枝,侧枝上安排枝组。这种树形光照条件好,结果面积较大,生长较强,树冠较牢固,但基本主枝少,早期产量低,适合株行距5×6-7m的稀植李园或4×5-6m的一般密植李园。
(4).纺锤形:干高80厘米左右,中心干强壮。主枝自然环绕中心干着生,不分层,水平开张,均匀地向四周延伸,主枝上不留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组。上部主枝着生稀疏,相对较短,下部主枝稍密,且大、长。纺锤形冠幅和主枝均明显小于自然圆头形、疏散分层形和自然开心形,适合株行距3×5m的一般密植李园。
上述自然园头形、疏散分层形和自然开心形均配备主枝、侧枝等大型骨干枝,树体骨架大、冠幅大,因而只适于稀植和土壤瘠薄的沙荒地、山地和干旱地区的一般密植李园。自然圆头形顺应了李树的自然生长习性,修剪相对较轻,对李树生长促进也较轻,对成年后李树的树体高度、冠幅大小影响都不大;疏散分层形有中心干,整形过程中始终强调中心干、主枝和侧枝延长枝的中短截修剪,以保证骨干枝延长枝具有较强的生长势,这种修剪方法不仅对李树树体的增大没有抑制作用,反而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终导致其冠幅显著大于自然生长的李树;自然开心形无中心干,但主、侧枝延长枝的修剪与疏散分层形相同。自然开心形可使树体矮化,但会显著增大李树的冠幅;纺锤形是国外矮砧苹果广泛采用的主要树形,1980~1990年代国内在乔砧苹果栽培中大面积推广应用,但成功的范例很少。纺锤形有中心干和主枝,但主枝上不配备侧枝,主枝较小,开张角度大,主枝延长枝生长势中庸。纺锤形使树体明显增高,但可使冠幅显著变小,因而适于一般密植果园。
上述几种树形树体高大,仅适用于稀植或一般密植李园。对于高密度栽培,世界范围内尚未选育出较为理想的李树矮化砧木,人工控制技术研究亦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如何控制树体大小是李树高密度栽培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55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