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沥青基灌浆材料在预应力施工中的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5404.4 | 申请日: | 200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1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尔玉;董德禄;蒋红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齐玲;毛燕生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灌浆 材料 预应力 施工 中的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基灌浆材料在预应力施工中的应用方法,为土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体内和体外预应力筋孔道灌浆的沥青基材料灌浆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土建行业预应力施工中广泛采用的孔道灌浆材料为水泥基灌浆材料,这种材料是水溶性材料,由于施工中对灌浆材料流动性的要求,其水灰比为0.3~0.5,这样造成大量游离水存在于灌浆孔道中,使水泥浆硬化后并不密实,亦不能充满整个灌浆孔道,而且部分游离水还会直接浸泡预应力筋,不能达到预期的对预应力筋的保护效果和粘结强度的要求,以致对整个预应力结构的耐久性造成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沥青基灌浆材料在预应力施工中的应用方法,具体地说是应用于体内和体外预应力筋孔道灌浆的沥青基材料灌浆技术,它可以克服现有水泥基灌浆材料作为填充材料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沥青基灌浆材料在预应力施工中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连接灌浆设备:
2.灌注热油(或热水),预热设备和灌浆孔道;
3.切换热油(或热水)为沥青基灌浆材料,开始灌浆,即将加热后呈液态的沥青基灌浆材料注入到设有预应力筋的灌浆孔道内;
4.待灌浆孔道另一端涌出与沥青基灌浆材料储槽中浓度相当灌浆材料时,停止灌浆;
5.用热油(或热水)直接清洗灌浆设备管道,或把导热油(或热水)通入夹套管中,夹套管是在沥青管的外面,再装一个套管,在两管之间通热油(或热水),对沥青加热和保温,达到溶化沥青的目的。
由于受热熔化后的沥青基材料具有很好的流动性,所以能够确保充满整个孔道。而且该材料为非水溶性材料,届时孔道内将不会有游离状态的水存在,在常温时会形成一个密实、不透水的固体材料结构,能很好地保护预应力筋,确保预应力结构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体内孔道灌浆示意图。
图2是体外孔道灌浆示意图。
图3灌浆系统配置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所需设备:灌浆泵、热油(或热水)槽、沥青基灌浆材料储槽、储浆槽、管线及控制阀。灌浆系统配置连接图如图3所示。
沥青基灌浆材料在预应力施工中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连接灌浆设备,关闭阀5,打开阀4、阀6和阀7,灌注热油或(或热水),预热灌浆泵和灌浆孔道2。
2.关闭阀4,打开阀5,切换热油或水为沥青基灌浆材料,开始向结构1内灌浆,即将加热后呈液态的沥青基灌浆材料注入设有预应力筋3的灌浆孔道2内。
3.待灌浆孔道2另一端涌出与沥青基灌浆材料储槽中浓度相当灌浆材料时,停止灌浆。
4.用热油(或热水)直接清洗灌浆设备管道,或把导热油(或热水)通入夹套管中,夹套管是在沥青管的外面,再装一个套管,在两管之间通热油(或热水),对沥青加热和保温,达到溶化沥青的目的。
为了防止沥青基材料随时间的增长可能出现开裂,还可在灌浆孔道中放置电热丝,每隔一定时间通电使沥青溶化,使灌浆材料重新恢复均匀密实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54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