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微孔薄膜过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73871.3 | 申请日: | 200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8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 发明(设计)人: | 范建伟;张杰;孙宇;毛燕芳;程炜;薛峰;杨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济科蓝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9/33 | 分类号: | B01D29/33;B01D29/54;B01D29/6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92上海市南汇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重金属 废水 微孔 薄膜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的设备,具体是一种处理重金属废水的 微孔薄膜过滤器。本发明可应用于处理重金属废水以及HNO3+HF混酸酸洗废水 等。
背景技术
在以前的废水处理过程中,针对一些重金属d区元素,如Cd2+、Cr3+、Cu2+、 Fe2+、Fe3+、Hg2+、Pb2+、Zn2+等以及含氟废水,主要采用碱中和沉淀法来进行处 理,形成颗粒非常细小(有相当一部分在1微米左右)的氢氧化物沉淀以及CaF2之类的沉淀,再利用物理分离法或化学絮凝沉淀法来进行分离处理。
物理分离法多以过滤、离心等物理方法为主,由于过滤材料的限制,小颗 粒未能被滤料阻挡,使得出水无法达到排放标准,同样,小颗粒还会堵塞滤料, 导致过滤失败。
化学絮凝沉淀法是目前治理上述废水的主要手段,其技术关键是絮凝剂的 选择和加药控制以及反应条件的控制。该法在运行管理可靠前提下能解决大多 数酸性重金属废水处理问题,但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处理工艺流程较长,占地面积较大;
(2)、一般沉淀池所排污泥含水率较高,因此污泥处理系统相对庞大,投资 亦高;
(3)、化学絮凝沉淀法对沉淀反应条件要求较高,抗冲击能力差,当欲处理 的原水水量、水质及反应条件发生较大波动时,出水质量难以保证;
(4)、化学絮凝沉淀法的吨水运行费用较高,主要体现在药剂费用上;
(5)、化学絮凝沉淀法由于系统复杂,因此运行管理要求也较高,需要有完 善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心才能实现良好的运行效果;
(6)、由于环保法规日趋严厉,化学絮凝沉淀法投加的药剂长期使用可能带 来的二次污染威胁不容忽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微孔 薄膜过滤器。本发明设计结构简单,配入挠性阀,采用了以膨体聚四氟乙烯制 成薄膜为滤料。达到真正的表面过滤效果,这种过滤方法的好处是:使液体中 的悬浮物被全部截留在薄膜的表面,由于选用的薄膜具有极佳的不沾性和非常 小的摩擦系数,我们可以保证过滤袋不会产生堵塞的现象。这样在不增加运行 负荷的情况下既保证了液体的最大通量,同时也有效的收集了液体中的固体颗 粒。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罐体、不锈钢花板、膨 体聚四氟乙烯薄膜滤袋、滤袋支撑笼骨、进酸挠性阀、回流挠性阀、反冲洗挠 性阀、排泥挠性阀、清洗剂进液阀、空气电磁阀和排气电磁阀。膨体聚四氟乙 烯薄膜滤袋套在滤袋支撑笼骨上,然后通过螺丝将所有的滤袋支撑笼骨固定在 不锈钢花板上。不锈钢花板将罐体一分为二,上部为清水区,下部为废液(即 过滤)区。罐体的废液区上部设有排酸管道,排酸管道可连接于酸洗槽。罐体 周边设置有进酸挠性阀、回流挠性阀、反冲洗挠性阀、排泥挠性阀、清洗剂进 液阀、空气电磁阀、排气电磁阀阀门。所述罐体下端呈锥形,锥形底端设有排 泥挠性阀,清洗剂进液阀、空气电磁阀分别设于罐体的锥形底端侧处。
微孔薄膜过滤器的滤芯由膨体聚四氟乙烯滤袋和滤袋支撑笼骨组成。薄膜 滤袋采用质密、多孔、光滑的膨体聚四氟乙烯(PTFE)材质,它的低摩擦系数、 化学稳定性和表面光滑的特点使过滤压力仅需0.07~0.1MPa,并且薄膜的表面极 为容易清理,以秒计算的清膜时间,使过滤基本达到连续运行,同时聚四氟乙 烯又是一种强度很高的材料,使滤料寿命大大高于常规滤料。被膨化的聚四氟 乙烯薄膜滤料具有极佳的化学稳定性,极低的摩擦系数,能耐较高的温度,多 孔性、极度强韧性,不易老化,坚久耐用,是理想的滤材。支撑笼骨有多种材 质可供选择,分别适用于不同使用环境和领域。
在阀门的配置上,选用了永无堵塞的挠性阀,挠性阀外观新颖、结构简单, 通过阀门内胆的柔性接触,使含有任何固体颗粒、纤维的液体均能迅速达到100 %关闭,当固体颗粒直径达到管径的1/2时,挠性阀仍可以有效关闭和开启。 挠性阀设计合理,适用面广,无内外泄漏,通径大,安装方便,高效长寿,可 经数万次以上的启闭。
微孔薄膜过滤器具有以下特点:
1.过滤压力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济科蓝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济科蓝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38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滤器用不锈钢滤网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蜘蛛毒素新的用途及其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