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轮胎状态监视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3643.6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8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勋;蒋妙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02 | 分类号: | B60C23/02;B60C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6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轮胎 状态 监视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学领域,尤其涉及信号检测控制,特别是一种汽车轮胎状态监视器。
背景技术:
汽车轮胎的状况与汽车的性能和安全密切相关。气压和温度是影响轮胎工作的主要因素。通常,轮胎气压和温度是在停车时测量。但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轮胎气压和温度的实时情况对于安全更加重要。现有技术中,在轮胎内设置了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池,并利用RF无线发射器将信号传递到设置在车厢内显示器上。由于电池容量有限,为了保证传感器工作和无线信号正常发送,需要拆卸轮胎才能更换电池,而经常拆卸轮胎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轮胎状态监视器,所述的这种汽车轮胎状态监视器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轮胎内电池容量有限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这种汽车轮胎状态监视器由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池、信号处理单元、无线发射器、无线接收器和显示器构成,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的电池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与无线发射器连接,所述的无线发射器和无线接收器之间设置有通讯链路,所述的无线接收器与显示器连接,其中,所述的电池与一个充电电路连接,所述的充电电路与一个感应线圈连接,所述的感应线圈的外侧至少设置有一个磁体,所述的磁体与感应线圈之间设置有间隔。
进一步的,所述的感应线圈的外侧设置有两个永久磁体,感应线圈位于两个永久磁体之间,两个永久磁体之间的距离大于轮胎的宽度,两个永久磁体分别与汽车的悬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池、信号处理单元、无线发射器、无线接收器和显示器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公知方法。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装在轮胎内,实时测量轮胎内的压力、温度,通过信号处理单元转变为数值,再通过无线发射器将信号发射,由无线接收器接收后,在显示器中显示,电池为上述部件的工作提供能源,磁体固定设置在轮胎外的汽车悬架上,感应线圈随轮胎转动,经过磁场时候,产生电流,由充电电路通过电容器储存后向电池充电。
本发明在轮胎内设置感应线圈和充电电路,在轮胎外的汽车悬架上设置磁场,利用感应线圈产生的电流向电池充电,可以大大延长电池工作周期,避免了经常拆卸轮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汽车轮胎状态监视器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汽车轮胎状态监视器由压力传感器1、温度传感器2、电池3、信号处理单元4、无线发射器5、无线接收器6和显示器7构成,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和温度传感器2通过导线与信号处理单元4连接,所述的电池3与信号处理单元4连接,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4与无线发射器5连接,所述的无线发射器5和无线接收器6之间设置有通讯链路,所述的无线接收器6与显示器7连接,其中,所述的电池3与一个充电电路10连接,所述的充电电路10与一个感应线圈8连接,所述的感应线圈8的外侧至少设置有一个磁体9,所述的磁体9与感应线圈8之间设置有间隔。
进一步的,所述的感应线圈8的外侧设置有两个永久磁体,感应线圈8位于两个永久磁体之间,两个永久磁体之间的距离大于轮胎的宽度,两个永久磁体分别与汽车的悬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温度传感器2、电池3、信号处理单元4、无线发射器5、无线接收器6和显示器7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公知方法。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压力传感器1、温度传感器2装在轮胎内,实时测量轮胎内的压力、温度,通过信号处理单元4转变为数值,再通过无线发射器5将信号发射,由无线接收器6接收后,在显示器7中显示,电池3为上述部件的工作提供能源,磁体固定设置在轮胎外的汽车悬架上,感应线圈8随轮胎转动,经过磁场时候,产生电流,由充电电路10通过电容器储存后向电池3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36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