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致变色萘并吡喃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3279.3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5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华;符定良;张海凤;黄德音;张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92 | 分类号: | C07D311/92;C09K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吡喃类 化合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 ||
1.一种光致变色萘并吡喃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为:
其中R1和R2为相同的或不同的,各自独立表示烷基、硝基、烷氧基或卤素原子。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致变色萘并吡喃类化合物,其特征是,烷基为C1至C3的烷基,烷氧基为C1至C2的烷氧基,卤素原子为C1原子。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萘并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3取代β萘酚与炔丙醇化合物在催化条件下加热,先缩合得到炔丙基醚,然后发生一个克莱森重排反应,最后通过醌式化合物的环化生成萘并吡喃类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致变色萘并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3取代β萘酚和1,1-二苯基炔丙醇先溶解在溶剂中并充分搅拌;
第二步,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催化剂,在室温下反应,或加热回流状态下反应;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反应混合液倒入NaOH水溶液中,分出有机层,再用NaOH水溶液洗涤,然后用水洗,在旋转蒸发仪上旋干溶剂得固体;
第四步,最后用石油醚与乙酸乙酯洗脱剂过硅胶柱得光致变色萘并吡喃类化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致变色萘并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用溶剂为四氢呋喃、甲苯或二氯甲烷。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致变色萘并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致变色萘并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回流状态下反应,其温度为40℃-110℃。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致变色萘并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炔丙醇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致变色萘并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3取代β萘酚物质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R为硝基、烷基、烷氧基或卤素原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32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