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件化软件系统中实现构件外壳类构建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3115.0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6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宋世军;梁宇洲;陈榕;牛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件 软件 系统 实现 外壳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件领域,特别涉及构件化软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构件化软件系统中实现构件外壳类构建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构件化软件技术已经越来越普及,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构件技术和支持这些构件技术的相应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然而,在现有技术中,所有的构件本身都是独立存在的,彼此之间的功能关联程度较低。
在现实的软件开发应用中,往往会需要让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上所编译的各个构件都具有某种公共的功能,比如说,每次调用该构件方法,都要检查一下当前系统是否有足够内存;当该构件方法执行失败,返回错误码时,用户往往希望相应的构件能抛出一个异常等等。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做法可能需要将检查内存和抛出异常的代码封装成全局的公共函数或者宏,然后修改用户的构件实现代码,并在每个构件方法入口和出口都增加这两段功能的代码。
如果系统中需要类似这种功能的用户构件非常多,这种修改的工作量就会非常可观,而且这样也破坏了构件本身的独立性,强化了软件功能模块之间的耦合程度,这样的系统移植性、兼容性和复用性都很差,无法适应现代软件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实现构件公共功能的扩展、实现过程简单方便、有效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移植性和兼容性较好、使用快捷灵活、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构件化软件系统中实现构件外壳类构建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构件化软件系统中实现构件外壳类构建的方法如下:
该构件化软件系统中实现构件外壳类构建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系统进行初始化操作;
(2)系统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产生构件外壳类的相应功能代码信息;
(3)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编译信息,调用构件编译工具编译构件代码,并进行构件外壳类扩展代码的编译生成处理操作;
(4)系统根据用户对构件的调用操作,进行相应的构件外壳类实例化处理操作。
该构件化软件系统中实现构件外壳类构建的方法中的进行构件外壳类扩展代码的编译生成处理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31)系统根据所述的编译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创建出构件外壳类;
(32)如果是,则根据该编译信息选择对应的构件外壳类的功能代码信息;
(33)根据该构件外壳类的功能代码信息对构件代码进行扩展处理操作;
(34)系统调用构件编译工具对进行扩展处理操作后的新代码进行编译。
该构件化软件系统中实现构件外壳类构建的方法中的对构件代码进行扩展处理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331)将构件所定义的接口作为基类,并生成该基类的外壳派生类;
(332)将所述的构件外壳类的功能代码信息加入到所述的外壳派生类的实现代码中。
该构件化软件系统中实现构件外壳类构建的方法中的进行构件外壳类实例化处理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41)系统在实例化构件对象时创建出所述的外壳派生类对象;
(42)将该外壳派生类对应的指针作为构件接口指针返回给构件调用者。
该构件化软件系统中实现构件外壳类构建的方法中的步骤(41)中,系统使用类厂函数进行构件对象的实例化。
采用了该发明的构件化软件系统中实现构件外壳类构建的方法,由于其利用了C++语言中的继承和虚函数重载技术,将构件定义的接口作为基类,然后生成外壳派生类,并且在用户使用类厂函数实例化对象时创建这个外壳派生类对象,并将其指针作为接口指针返回给构件调用者,从而实现了在构件方法的外面包装了一个外壳类,类似于一个夹壁墙的功能,每次调用者在调用构件方法时,总是先进入这个外壳类,然后再进入真正的构件实现部分,返回时也是先由真正的构件实现部分返回给外壳类,再由外壳类返回给调用者,通过对构件接口方法的这种方式的封装,一方面可以在用户实现的接口函数被调用之前和之后增加辅助代码且不会影响用户构件方法的实现和调用者的代码;另一方面,如果需要对所有构件增加某种公共的功能和实现,只需修改编译工具再重新编译构件代码,就可以将新功能作用到所有构件上;同时,本方法对于调用者和被调用者都是完全透明的,从而实现过程简单方便,有效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移植性、兼容性和代码复用性较好,而且使用起来快捷灵活,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为现代计算机构件化软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31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合异构系统的单点登录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并行处理事务的异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