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定快捷功能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72823.2 | 申请日: | 2007-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0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苑;范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8 | 分类号: | G06F3/048;G06F3/041;H04M1/247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 地址: | 211153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设定 快捷 功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设定快捷功能的方法,特别适用于一具有触控屏幕的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由于经济的发展与通讯产业的进步,移动式电子产品如移动电话或PDA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之一,每个人几乎都有一个以上的移动式电子产品。特别是移动电话,其方便之处在于可随身携带,因此人与人之间的通讯方式也从以往的室内电话转移到了移动电话。
移动式电子产品的设计越来越科技化,设计轻巧使人方便携带,而显示屏幕的尺寸也必须够大,才能满足使用者的视觉效果,因此后有触控式屏幕产生,将按键所占空间转换成屏幕加大的空间,原本的按键则由触控笔取代,藉由触控笔点选显示介面的选项同样能达到使用按键的功能。
然而,一般具有触控屏幕的移动电话或PDA选单型式以及功能选项的路径皆由系统内部所设定,因此,使用者无法依据个人使用的习惯而调整各个功能选单所在的层次,这对于现在讲求速率的时代而言,的确造成使用者在操作时很大的不便。
因此,后有业者于具有触控屏幕的移动式电子产品上设计一“快捷键”,使用者可依据个人使用习惯而设定常用的功能选单,按下该快捷键后,则介面显示常用的功能选单,再由使用者选择所需的功能;或是在触控屏幕上设计专有的“点击快捷键”,该快捷键以图示方式显示于屏幕上,使用者透过点击快捷键的方式来选择选择所需的功能。
然而,上述作法会因为快捷键个数、屏幕尺寸、以及点击快捷键个数、图案大小,或排列美观整齐度等因素,而产生一定的限制,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设计,将可解决该项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设定快捷功能的方法,该方法可于电子产品的各个功能选单中,迅速找到所需的功能。
本案设定快捷功能方法为在电子产品为待机状态,同时使用者可透过点击触控屏幕进行操作的状态下。使用者设定一快捷功能的辨别模式后,再输入一个输入特征,系统会则将该输入特征对应至一快捷功能模块,立刻执行使用者所需的功能。
快捷功能的辨别模式包括操作辨别模式、数字辨别模式、字母辨别模式以及符号辨别模式;使用者选择一辨别模式设定,每一辨别模式具有多个输入特征,如选择操作辨别模式,其输入特征包括向上划、向下划、向左划、向右划、圆形、三角形、五角形、波浪形,但均不以此为限;再由使用者输入一个输入特征,每一输入特征对应一快捷功能模块,快捷功能模块包括简讯模块、电话簿模块、来电检视模块、网络服务模块、手机设定模块,但均不以此为限;如输入一三角形,该三角形对应快捷功能模块中的电话簿模块,简单来说,使用者只需要先选定辨别模式,而后在触控屏幕上画一个三角形,则可立即进入电话簿模块,当然电话簿中的清单也同时条列出来,一目了然。
为使本发明的优点及精神能更进一步的被揭示,兹配合附图作一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快捷功能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a是本发明快捷功能的方法的第一实施例;
图2b为本发明快捷功能的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图2c为本发明快捷功能的方法的第三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其为本发明设定快捷功能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此设定快捷功能方法适用于具有触控屏幕的电子产品,且此电子产品可以例如是手机、智慧型手机或PDA,但均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此设定快捷功能方法为在电子产品为待机状态,同时使用者可透过点击触控屏幕进行操作的状态下。使用者设定一快捷功能的辨别模式(s101),每一辨别模式具有多个输入特征,因此当使用者输入一个输入特征后(s102),系统会则将该输入特征对应至一快捷功能模块(s103),立刻执行使用者所需的功能。
本案所发明的电子产品包含一系列存储器、多个应用程序以及多个驱动程序,其中存储器用以储存使用者设定输入特征所对应的快捷功能模块,输入特征透过触控屏幕侦测出触压轨迹的座标位置而决定,依据不同输入特征决定不同驱动程序启动,驱动程序再驱动应用程序,以执行目标功能,而当触压轨迹不易识别时,系统则出现多个可能性高的快捷功能模块,再由使用者选择所需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28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