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大圆环形零件的起吊方法及辅助起吊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72701.3 | 申请日: | 2007-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6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 发明(设计)人: | 郭杰;龙林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重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28 | 分类号: | B66C1/28;B66C1/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泽纯 |
| 地址: | 200129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圆 环形 零件 起吊 方法 辅助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搬运方法,特别是一种超大圆环形零件的起吊方法及辅助起吊工具,利用其可使超大圆环形且圆周上无吊点的零件从水平放置状态转到垂直起吊安装。
背景技术
在众多的机械领域场合中,设备零件呈现出大型化以及重型化的特点,例如大型船舶和水电站中就用到多种大型圆环形零件。
以船用低速柴油机的几种超大型圆环形零件为例,这些零件制造完成以后,其包装和运输甚至开箱都是以水平方式放置的,而该零件的安装状态是垂直安装,大多数这样的零件圆周上无法布置吊孔。所以需要在安装前将其转换成垂直状态后再进行安装。
要将一个重量大于15吨,直径超过5米的圆环形零件由水平状态变换呈垂直状态往往比较困难,有多个技术上的困难。这类零件因为是近年刚刚出现,要求该超大圆环形零件在安装过程中以其内孔作为为安装部位,零件调整为竖直状态后内孔不应布置有任何的钢丝绳和其它工具,所以需要发明特殊的吊装方法才能满足该工件的安装过程中的吊装要求。
有些场合面对这种情况采取了如下方法:
利用具有单吊钩的起重设备将吊钩运动至水平放置的圆环形零件附件,将钢丝绳绕过圆环形零件的内孔,进而由内孔吊拉该圆环形零件升至垂直状态,然后再吊拉至安装位置进行安装,这样一方面会对内孔造成一定量的损伤,在将用内孔作为安装部位的时候也会出现无法安装的问题。也有的是在圆圆环形的内孔处设置特殊的工具形成一个小的吊空,再以水平状态吊拉至安装位置,但无法实现内孔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吊拉超大圆环形零件的起吊方法及辅助起吊工具。利用本发明的超大圆环形零件的起吊方法及辅助起吊工具以解决超大型圆环形零件的起吊问题,既不损坏内孔,又能不影响内孔作为安装部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超大圆环形零件的起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在水平放置的超大圆环形零件的外圆边缘的圆周上固定多个辅助起吊工具;
②利用一个带有主副吊钩的起重设备移动至超大圆环形零件处,将主吊钩上的钢丝绳绕过超大圆环形零件的外圆圆周,卡于辅助起吊工具的两个挡板之间,副吊钩上的钢丝绳绕过超大圆环形零件的内圆;
③先升起副吊钩,将超大圆环形零件缓慢从水平放置状态吊拉成垂直状态,同时升高主吊钩,使主吊钩上的钢丝绳保持在半松弛状态;
④停止副吊钩,然后起升主吊钩,使主吊钩上的钢丝绳绷紧,进而由主吊钩承担所有整个超大圆环形零件的重量;
⑤松下副吊钩,拆除副吊钩上的钢丝绳,由主吊钩吊拉超大圆环形零件至安装位置。
一种应用于所述超大圆环形零件的起吊方法中的辅助起吊工具,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结构包括有:“”形的主体、垂直固定于主体背部的两个档板和拧于主体侧壁上的紧固螺栓,两个挡板间形成一个可以容纳钢丝绳穿过的凹槽,紧固螺栓可伸缩地穿过侧壁上的螺栓孔。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为了解决内孔无法放置钢丝绳的问题,设计了可以固定于圆环形零件外圆圆周的辅助起吊工具,并利用有主副吊钩的起重设备将一根钢丝绳绕过外圆圆周进行吊拉,同时在内孔内设置了临时的钢丝绳,以便在吊拉时先由内孔钢丝绳吊至竖直后,再由绕在外圆圆周的钢丝绳承担圆环形零件的整个重量。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和方法的编排,可以轻易地吊起大型甚至超大型圆环形零件,并不影响该零件以内孔作为安装部位,不损坏零件,且起吊平稳安全,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辅助起吊工具的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辅助起吊工具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超大圆环形零件的起吊方法中辅助起吊工具在超大型圆环形零件上的设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超大圆环形零件的起吊方法中超大型圆环形零件起吊的开始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超大圆环形零件的起吊方法中超大型圆环形零件起吊的中间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超大圆环形零件的起吊方法中超大型圆环形零件起吊的最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超大圆环形零件的起吊方法及辅助起吊工具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能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重机有限公司,未经沪东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27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网络中的故障处理的方法和配置
- 下一篇:图像锐化装置与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