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薄膜上直接印刷的荧光体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2621.8 | 申请日: | 200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5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梁志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星广电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1/63 | 分类号: | H01J1/63;H01J29/20;H01J9/22;C09K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1613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直接 印刷 荧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荧光体领域,特别是涉及铝薄膜上直接印刷的荧光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真空荧光显示屏(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VFD)由发射电子的灯丝、加速控制电子流的栅极、玻璃基板上印上配线和荧光粉的阳极及栅网和玻盖构成。它利用电子撞击荧光粉,使荧光粉发光,是一种自身发光显示器件。在真空荧光显示屏中,荧光体起发光显示的作用。
VFD具有自发光、视角广、辉度亮的显示特性,工作温度范围宽、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和音响/视频设备民用产品中,也广泛应用于汽车、收银机、电子衡器、仪器仪表及公共显示装置上,VFD是适用于中型显示平面的整机,能充分发挥其优点,是目前其他显示器件难以替代的。
普通真空荧光显示屏的制备工艺见图1,步骤较多,周期较长,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直接印刷在薄膜上的荧光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薄膜上直接印刷的荧光体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增加添加剂来改变荧光体的特性,从而能够直接印刷在铝薄膜上,而正常发光显示,而且普遍适用于大多数薄膜直印机种以及电气条件。
本发明的铝薄膜上直接印刷的荧光体,其质量百分数组分是荧光粉(63.5%±3%)、溶剂1(33.4%±3%)、溶剂2(3.1%±0.2%)。
所述的荧光粉是质量百分数为99.5%的磷光体(PHOSPHOR)、0.5%的三氧化钨粉(WO3 POWDER)的混合物;
所述的溶剂1是质量百分数为59%的丁基卡必醇(BUTYLCARBITOL)、29%的松油醇(TERPINEOL)、12%的丙羟基纤维素(HYDROXYPROPY CELLULOSE)的混合物;
所述的溶剂2是含亲水型气相法二氧化硅A380(AEROSIL380)添加剂的溶剂,其质量百分数为28.86%的丁基卡必醇(BUTYLCARBITOL)、63.10%的松油醇(TERPINEOL)、5.87%的丙羟基纤维素(HYDROXYPROPY CELLULOSE)、2.17%的亲水型气相法二氧化硅A380(AEROSIL 380)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铝薄膜上直接印刷的荧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将荧光粉和两种溶剂按照比例装入容器中;
(2)用搅拌机搅拌2~3分钟;
(3)室温冷却、测粘度、包装。
本发明的荧光体可实现薄膜直印,工艺流程见图2,从图1、2中可以看出,薄膜直印机种与普通机种在制作工艺上有显著不同:①薄膜直印VFD节省了Dot层及导电层;②薄膜直印VFD的荧光层直接印刷在Al薄膜上。因此,薄膜直印缩短了产品制造周期,节俭了人力的投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荧光体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以印刷在Al薄膜上;
(2)荧光体具有一定的黏度,能够在Al薄膜上保持一定的形状和大小;
(3)荧光体具有相当的粘结力,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会发生荧光体脱落的现象;
(4)荧光体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在遇到电子撞击后正常发光并具有一定的亮度;
(5)荧光体能够普遍适用于大多数薄膜直印机种以及电气条件;
(6)本发明的荧光体在成本上与原荧光体基本无差异,对环境和操作者也不会造成影响,便于控制以及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普通VFD机种的印刷流程图;
图2是薄膜直印VFD机种的印刷流程图;
图3是配制本发明荧光体的主要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铝薄膜上直接印刷的荧光体,其质量百分数组分:PHOSPHOR63.18%、WO3 POWDER 0.32%、BUTYL CARBITOL 20.6%、HYDROXYPROPYLCEL 4.19%、TERPINEOL 11.64%、AEROSIL #380 0.07%。
将上述荧光粉和溶剂按照比例装入容器中,用搅拌机搅拌2~3分钟,室温冷却,测定荧光体的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星广电电子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星广电电子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26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