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轧机带钢振动纹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1770.2 | 申请日: | 200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0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万年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工业检测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B21B38/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带钢 振动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企业带钢生产过程的监测,尤其涉及一种连轧机带钢振动纹检测方法。通过对轧机振动和转速等动态参量的获取,实现对带钢振动纹的监测预警。
背景技术
振动纹是带钢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世界范围内困扰钢铁企业的技术难题,它是指带钢产品表面形成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其不但影响带钢产品的质量,剧烈的振动还会造成断带或设备损坏事故,威胁生产安全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振动纹问题是轧钢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外不少学者和专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包括振动纹产生的机理,振动纹的振动特征、振动纹的抑制方法等等。对于轧机的振动监测系统也时有所闻。但总体来说,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的系统较多,真正投入生产运行的较少;用于分析轧机振动的系统较多,直接用于振动纹报警的尚未见到。
振动纹之所以产生,还是由于轧钢设备存在颤振。轧机存在多种形式的振动,其振动特点和发生原因各不相同。根据振动产生机理,可分为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由于强迫振动容易识别和消除,已经不是研究重点,当前对轧机自激振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扭转振动、三倍频程颤振和五倍频程颤振方面。轧机振动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始终未得到圆满解决,尤其是自激振动的机理尚不明了,在带钢和轧辊表面振纹形成机理和轧制界面润滑对振动的定量分析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分歧与困惑。比较一致的结论认为,振纹的产生主要与五倍频程的颤振有关。多年以来,国内外不少学者一直潜心研究冷轧颤振问题,并取得一定进展。他们主要从建立颤振模型出发,研究颤振发生的内在机理、以及颤振发生后如何着手来减弱或消除颤振、提高冷轧带钢质量等等。有的是从故障诊断的角度,分析研究振动纹产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而从轧制工艺参数或设备状态参数的变化趋势出发,来及时监测识别颤振的发生,这方面工作相对较少。在报告的在线振动系统中,用于轧机垂直振动监测和报警的系统居多;或者是用于研究的系统,大量布置传感器,不利于在生产现场的推广。因此,实用的振纹预警系统尚未见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轧机带钢振动纹检测方法,其直接进行振动纹监测,及时预警振动纹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连轧机带钢振动纹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针对每一组原始信号和轧制速度,根据速度的范围,将原始信号划段,其分段情况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工业检测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工业检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17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