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钛合金零件保护层及其制备方法和防氢脆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1690.7 | 申请日: | 200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4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盛晓晨;都徽;乐军;赵荣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32B15/04 | 分类号: | B32B15/04;B32B33/00;B32B9/00;C23C28/02;C23C18/18;C23C18/32;C25D3/48;C25D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钛合金 零件 保护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防氢脆 用途 | ||
1.钛合金零件保护层,其特征在于钛合金基体表面形成有氟化膜,在氟化膜镀覆有镍磷过渡层,在过渡层上镀覆有厚度为5~20μm的致密金层。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零件保护层的制备方法,包括除油、除膜、水洗、催化、化学镀镍、电镀金、热处理工序,其特征在于:
(1)除油条件为90~100℃高温,时间为1~2分钟;
(2)除膜条件为浸入除膜溶液中,常温下,时间为30秒~1分钟;
(3)催化条件为浸入催化溶液中,50~60℃,时间为30~60分钟;
(4)化学镀镍是将催化后的钛合金基体浸入化学镀镍溶液,PH控制为4.5~5.5,温度为85℃-95℃;
(5)电镀金是将镀完镍后的钛合金浸入电镀金溶液,温度为40~60℃,电流密度为45~55mA/dm2,沉积速率为2.5~3.5μm/h;
(6)热处理工序为在150℃以上热处理2小时以上。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钛合金零件保护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除膜溶液的组成为:HNO3(70%)20~30ml/L;HF(40%)200~250ml/L;时间:20~30s。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钛合金零件保护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溶液的组成为:HF(40%)200~250ml/L;CrO3 130~150g/L;SbF3 1~5g/L;温度:50~60℃;时间;30~60分钟。
5.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钛合金零件保护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镀镍溶液的组成为:NiSO4·7H2O 25~35g/L;NaH2PO2·H2O20~30g/L;乳酸30~40ml/L;PH 4~5;温度90~95℃。
6.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钛合金零件保护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镀金溶液的组成为:Na2SO3 120~140g/L;亚硫酸金钠150~175ml/L;柠檬酸钾 110~130g/L;EDTA 35~45g/L;PH 8~10;温度 40~60℃;电流密度 45~55mA/dm2。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零件保护层用于防氢脆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16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