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液伺服阀中挡板反馈杆-管弹簧组件与衔铁配磨的加工夹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71644.7 | 申请日: | 2007-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6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 发明(设计)人: | 曹勇;刘月华;黄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诺玛液压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7/16 | 分类号: | B24B7/16;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 地址: | 201101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 挡板 反馈 弹簧 组件 衔铁 加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液伺服阀中小零件的机械加工夹具,尤其涉及一种电液伺服阀中挡板反馈杆—管弹簧组件与衔铁配磨的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电液伺服阀在国际专业领域的发展经历了50多年的时间,应用的场合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在国内伺服阀的研究和制造还处于比较落后的一个状态。在机械反馈双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中,对挡板反馈杆—管弹簧组件1(见图1)的外圆1’加工要求特别严格,外圆1’的尺寸偏差较多则会导致衔铁与挡板反馈杆—管弹簧组件1配磨不准,压配不牢、伺服阀的先导控制性能降低、整阀装配调试不成功,从而造成零件或产品报废。目前同类产品机械加工存在如下的缺陷:外圆尺寸大小不一,偏差较多,加工困难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液伺服阀中挡板反馈杆—管弹簧组件与衔铁配磨的加工夹具,已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困难的缺陷。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液伺服阀中挡板反馈杆—管弹簧组件与衔铁配磨的加工夹具,包括定位套、两个结构相同的螺钉夹套及两个压紧螺钉,所述定位套为一有中心通孔的柱体,一端面有一60度中心孔,另一端面有一开槽,两螺钉夹套位于定位套的两端用压紧螺钉压紧,所述的螺钉夹套为中心通孔的柱体,柱体表面均有一和压紧螺钉箱配合的径向螺纹通孔;所述的定位套的内孔与挡板反馈杆—管弹簧组件的外圆紧密配合。
所述的压紧螺钉为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加工时,包括下列步骤:首先,采用电液伺服阀中挡板反馈杆—管弹簧组件与衔铁配磨的加工夹具,将待加工的挡板反馈杆—管弹簧组件反馈杆部分安装到定位套的中心通孔中,其次,将两个螺钉夹套分别安装在定位套的两端,拧紧连接于螺钉夹套的两个螺钉,使反馈杆杆身准确定位,然后,用磨床上两端顶尖将加工夹具及挡板反馈杆—管弹簧组件压牢,接着磨削外圆与衔铁内孔相配。
有益效果
采用了本发明的机械反馈双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中挡板反馈杆—管弹簧组件与衔铁配磨的加工夹具,具有定位精度高,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好,通用性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挡板反馈杆—管弹簧组件的剖视图;
图2本发明的定位套的剖视图;
图3本发明的螺钉夹套的剖视图;
图4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所示,一种电液伺服阀中挡板反馈杆—管弹簧组件与衔铁配磨的加工夹具,包括定位套2、两个结构相同的螺钉夹套3及两个内六角圆柱头螺钉4,所述定位套2为一有中心通孔的柱体,一端面有一60度中心孔,另一端面有一开槽,两螺钉夹套3位于定位套的两端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4压紧,所述的螺钉夹套3为中心通孔的柱体,柱体表面均有一和压紧螺钉4箱配合的径向螺纹通孔;所述的定位套2的内孔与挡板反馈杆—管弹簧组件的外圆2’紧密配合。
本发明的用于机械反馈双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中挡板反馈杆—管弹簧组件与衔铁配磨的加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液伺服阀中挡板反馈杆—管弹簧组件与衔铁配磨的加工夹具,将待加工的挡板反馈杆—管弹簧组件1反馈杆部分安装到定位套2的中心通孔中,其次,将两个螺钉夹套3分别安装在定位套2的两端,拧紧连接于螺钉夹套2的两个螺钉4,使反馈杆杆身准确定位,然后,用磨床上两端顶尖将加工夹具及挡板反馈杆—管弹簧组件压牢,接着磨削外圆与衔铁内孔相配,成品的机械反馈双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中挡板反馈杆—管弹簧组件1具有能与衔铁内孔相配的外圆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诺玛液压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诺玛液压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16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