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通式电缆工作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1488.4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1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高;汪一华;曹雪峰;王承;姜晓敏;姜云;诸谧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久隆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久睿电力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20007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式 电缆 工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地下工程技术领域的工作井,具体是一种三通式电缆工作井。
背景技术
现有地下管线工作井有这样几种形式:采用粘土砖砌成的工作井、现浇混凝土工作井、混凝土砌块式工作井、预制构件拼装和钢筋混凝土现浇方式相结合的工作井以及预制构件拼装式工作井。其中,前四种形式的工作井或存在强度低、易渗漏、不耐久的缺陷,或有施工工期长、工程质量可靠性差的不足。
经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1880591A(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的中国发明专利“预制拼装式电缆工作井及其施工方法”公开的是一种直通式电缆工作井,仅包括两个通口。因结构过于简单,使地下管线的布置受到限制,已不能满足各种施工场合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三通式电缆工作井,本发明具有三个通口扩大了作业空间,又能适应电缆不同排布方式。便于电缆故障抢修,降低抢修成本,符合电缆敷设的实用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三通式电缆工作井包括:预制构件块、密封件和连接件,所述预制构件块包括端头上构件块、端头下构件块、过渡段上构件块、过渡段下构件块、井口端上构件块、井口端下构件块、积水井构件块,各互相配对的上、下构件块叠加后高度为井体高度;由预制构件块拼装成直通井体,其两端各有通口,在井体的任一侧还设有第三通口;所有预制构件块相拼接的接缝处均垫有密封件,预制构件块之间由连接件连接。
所述第三通口,是由第三通口上构件块和第三通口下构件块拼装叠加而成;在第三通口上构件块的靠井体侧有突出的梯形台,与第三通口相拼接的三块过渡段上构件块也分别有梯形台,第三通口上构件块与三块过渡段上构件块之间通过互补的梯形台相配合。
第三通口与井体之间形成的转角,优选弧形。
井体水平方向相邻的预制构件块的垂直高度互不相同,即相邻的上、下构件块的水平方向接缝不处于同一水平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三个通口扩大了作业空间,又能适应电缆不同排布方式。第三通口通过设有梯形台结构与井体面的三块过渡段上构件块相配合,可免去井体上表面上加设横梁。第三通口与井体之间的转角呈弧形,以防止电缆在转角处磨损。井体水平方向相邻的预制构件块的垂直高度互不相同,即相邻的上、下构件块的水平方向接缝不处于同一水平线,以增强井体的拼装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三通口上构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三个过渡段上构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三通口上构件块与过渡段上构件块之间相配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标记如下:
1-端头上构件块,2-过渡段上构件块,3-井口端上构件块,4-第三通口上构件块,1’-端头下构件块,2’-过渡段下构件块,3’-井口端下构件块,4’-第三通口下构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预制构件块、密封件和连接件,预制构件块包括端头上构件块1、端头下构件块1’、过渡段上构件块2、过渡段下构件块2’、井口端上构件块3、井口端下构件块3’、积水井构件块,各互相配对的上、下构件块叠加后高度为井体高度;由预制构件块拼装成直通井体,其两端各有通口,在井体的任一侧还设有第三通口;所有预制构件块相拼接的接缝处均垫有密封件,预制构件块之间由连接件连接。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第三通口,是由第三通口上构件块4和第三通口下构件块4’拼装叠加而成;在第三通口上构件块4的靠井体侧有突出的梯形台,与第三通口相拼接的三块过渡段上构件块2也分别有梯形台,第三通口上构件块4与三块过渡段上构件块2之间通过互补的梯形台相配合。
第三通口与井体之间形成弧形转角。
井体水平方向相邻的预制构件块的垂直高度互不相同,即相邻的上、下构件块的水平方向接缝不处于同一水平线。
若要需要改变井体纵向的长度,可以通过增减过渡段上、下构件块的数目来实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三个通口扩大了作业空间,又能适应电缆不同排布方式。第三通口通过设有梯形台结构与井体面的三块过渡段上构件块2相配合,可免去井体上表面上加设横梁。第三通口与井体之间的转角呈弧形,以防止电缆在转角处磨损。井体水平方向相邻的预制构件块的垂直高度互不相同,即相邻的上、下构件块的水平方向接缝不处于同一水平线,以增强井体的拼装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久隆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久睿电力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久隆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久睿电力管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14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挤出设备中的自动端部校准
- 下一篇:网页内容认证系统及方法